|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三)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教育本质之思 | 第12-17页 |
| (一)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 第12-13页 |
| (二) 无所谓的本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本质之思 | 第13-16页 |
| (三) 无所谓取向的教育本质观 | 第16-17页 |
| 二、传统本质主义哲学的教育本质之思 | 第17-23页 |
| (一) 传统本质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 第17页 |
| (二) 神圣的本质——传统本质主义哲学的本质之思 | 第17-21页 |
| (三) 神圣本质取向的教育本质观 | 第21-23页 |
| 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教育本质之思 | 第23-28页 |
| (一)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 第23页 |
| (二) 辩证唯物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本质之思 | 第23-27页 |
| (三) 辩证唯物取向的教育本质观 | 第27-28页 |
| 四、三种哲学观对本质及其教育本质的启示 | 第28-35页 |
| (一) 如何认识本质 | 第28-32页 |
| (二) 如何认识教育本质 | 第32-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