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教学机智论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1-33页
 一、问题提出第11-16页
 二、文献述评第16-26页
 三、论文结构与意义第26-29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9-33页
第一章 教学机智概述第33-64页
 一、教学机智的涵义第33-46页
  (一) 教学机智的界定第33-40页
  (二) 教学机智的特征第40-43页
  (三) 相关概念的辨析第43-46页
 二、教学机智的分类第46-54页
  (一) 被动教学机智第47-51页
  (二) 主动教学机智第51-54页
 三、教学机智的意义第54-64页
  (一) 教学机智丰富了完整的教学形式第55-58页
  (二) 教学机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第58-61页
  (三) 教学机智体现了教育改革的要求第61-64页
第二章 教学机智的影响因素第64-93页
 一、教育者的影响第64-74页
  (一) 教育者的惯习第65-69页
  (二) 教育者的意图第69-71页
  (三) 教育者的情感第71-74页
 二、教学情境的影响第74-82页
  (一) 受教育者第74-77页
  (二) 教学时间第77-80页
  (三) 课堂气氛第80-82页
 三、新思想的产生第82-93页
  (一) 教学机智中的新思想第83-88页
  (二) 新思想产生的原理第88-93页
第三章 教学机智的发生过程第93-123页
 一、对问题的敏感第93-100页
  (一) 不要回避问题第95-97页
  (二) 主动捕捉问题第97-100页
 二、基于理解的确认第100-110页
  (一) 理解的三种理论第101-104页
  (二) 范梅南的教育学理解第104-108页
  (三) 确认的作用第108-110页
 三、切适的反应第110-117页
  (一) 产生新思想第111-112页
  (二) 基于新思想的反应第112-114页
  (三) 反应的表征第114-117页
 四、行动中反思第117-123页
  (一) 反思的依据第117-119页
  (二) 反思的内容第119-123页
第四章 教学机智的可能引发第123-154页
 一、教师教学机智的遮蔽第123-133页
  (一) 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第123-129页
  (二) 现实教育问题的困扰第129-133页
 二、教学机智的引发建议第133-154页
  (一) 拥有教学自主权第133-138页
  (二) 采用对话式教学第138-142页
  (三) 具有课程意识第142-145页
  (四) 由"致知"走向"致行"第145-149页
  (五) 坚持教学反思第149-154页
结语 教学机智:成就优质教学的绚丽乐章第154-15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6-164页
附录 教学机智访谈提纲第164-165页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65-166页
后记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一种社会互构论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