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水生植物对多效唑去除能力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5页 |
·多效唑 | 第9-12页 |
·多效唑的基本理化特性 | 第10页 |
·多效唑的毒性 | 第10-11页 |
·多效唑对水生态环境的危害 | 第11-12页 |
·有关规定 | 第12页 |
·植物修复技术 | 第12-15页 |
·植物净化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 第12-14页 |
·在净化农药方面的应用 | 第14-15页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水生植物对多效唑的降解作用 | 第16-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6-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培养液的配制 | 第17页 |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研究 | 第17-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37页 |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第19-23页 |
·检测器的确定 | 第19页 |
·色谱柱温度的确定 | 第19-21页 |
·载气(N_2)流速的确定 | 第21页 |
·补偿气流(N_2)流速的确定 | 第21页 |
·仪器标准曲线和精密度 | 第21-23页 |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第23-24页 |
·提取 | 第23页 |
·净化 | 第23-24页 |
·添加回收率 | 第24-25页 |
·植物对多效唑的吸收和积累 | 第25-30页 |
·水生鸢尾对多效唑的吸收和积累 | 第25-26页 |
·菖蒲对多效唑的吸收和积累 | 第26页 |
·水葱对多效唑的吸收和积累 | 第26-27页 |
·千屈菜对多效唑的吸收和积累 | 第27-30页 |
·不同浓度多效唑在各处理组水体中的降解动态 | 第30-35页 |
·水生鸢尾试验中不同浓度多效唑的降解动态 | 第30页 |
·菖蒲试验中不同浓度多效唑的降解动态 | 第30-31页 |
·水葱试验中不同浓度多效唑的降解动态 | 第31-32页 |
·千屈菜试验中不同浓度多效唑的降解动态 | 第32-35页 |
·微生物对多效唑降解的影响 | 第35-37页 |
·微生物对水体中多效唑降解的影响 | 第35页 |
·微生物对多效唑在植物体内积累情况的影响 | 第35-37页 |
3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多效唑对几种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8-48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培养液的配制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测试指标与方法 | 第39-40页 |
·干重的测定 | 第39页 |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 第39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多效唑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多效唑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1-46页 |
·多效唑对植物RWC的影响 | 第41-42页 |
·多效唑对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多效唑对植物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多效唑对植物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发表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