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我国的景观水污染现状 | 第9-11页 |
·景观水的概念 | 第9页 |
·景观水治理方案 | 第9-11页 |
·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外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方法 | 第12页 |
·内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方法 | 第12-16页 |
·景观水的微生物治理技术概述 | 第16-20页 |
·微生物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的可行性及依据 | 第16-17页 |
·微生物技术的种类 | 第17-19页 |
·微生物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 第19页 |
·微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净水微生物制剂概述 | 第20-22页 |
·净水微生物制剂的作用 | 第20页 |
·净水微生物制剂的种类 | 第20-21页 |
·净水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式 | 第21页 |
·净水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原则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净水枯草芽孢杆菌对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纳污塘的治理研究 | 第23-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3-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菌剂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投菌情况 | 第26页 |
·COD值的变化规律 | 第26-28页 |
·总氮的变化规律 | 第28页 |
·总磷的变化规律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东莞珊洲河复合净水微生物治理的研究 | 第30-3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菌剂 | 第30页 |
·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珊洲河治理阶段水质变化情况 | 第33-34页 |
·珊洲河维护阶段水质变化情况 | 第34-35页 |
·珊洲河生态恢复情况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治理效果 | 第36页 |
·成本核算 | 第36-37页 |
·技术的安全性 | 第37页 |
·应用前景分析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