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发酵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我国阿维菌素生产企业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阿维菌素概述 | 第10-12页 |
·阿维菌素企业发展现状 | 第12页 |
·阿维菌素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 | 第12-14页 |
·阿维菌素废水的产生工艺点简介 | 第13页 |
·阿维菌素废水的产生量 | 第13页 |
·阿维菌素发酵废水的特点 | 第13-14页 |
·阿维菌素发酵废水的治理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阿维菌素发酵废水 | 第18页 |
·实验菌种及样品标样 | 第18页 |
·实验菌种 | 第18页 |
·样品标样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主要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8页 |
·阿维菌素发酵废水预处理 | 第21页 |
·废水发酵生物农药试验 | 第21-22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2-24页 |
·废水水质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废水发酵五种生物农药的发酵液效价分析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耐废水高产菌株选育 | 第24-28页 |
·诱变育种 | 第24页 |
·阿维菌素耐废水高产菌株选育 | 第24-26页 |
·多抗霉素耐废水高产菌株选育 | 第26-27页 |
·正突变率的计算 | 第27页 |
·致死率的计算 | 第27页 |
·废水循环利用实验 | 第27页 |
·菌株传代稳定性实验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5页 |
·阿维菌素发酵废水的水质特征 | 第28页 |
·废水发酵五种生物农药试验 | 第28-32页 |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发酵废水发酵生产多抗霉素 | 第28-29页 |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发酵废水发酵生产阿维菌素 | 第29-30页 |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发酵废水发酵生产井冈霉素 | 第30页 |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发酵废水发酵生产多杀菌素 | 第30-31页 |
·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发酵废水发酵生产BT | 第31-32页 |
·耐废水高产菌株选育 | 第32-45页 |
·杀虫链霉菌Y-32#菌株的耐废水高产菌株选育 | 第32-38页 |
·紫外线处理对Y-32#菌株孢子死亡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紫外线处理对Y-32#菌株产素水平变异影响 | 第33页 |
·紫外线-氯化锂处理对X-12#菌株诱变结果 | 第33-34页 |
·传代稳定性试验 | 第34页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正交实验) | 第34-36页 |
·发酵温度的影响 | 第36页 |
·pH的影响 | 第36-37页 |
·通气量变化对发酵的影响 | 第37-38页 |
·杀虫链霉菌A-25#菌株循环利用废水研究 | 第38页 |
·多抗霉素产生菌56#菌株的耐废水性高产菌株选育 | 第38-45页 |
·紫外线对56#菌株照射不同时间的诱变效果比较 | 第38-39页 |
·紫外线处理对56#菌株产素水平变异影响 | 第39页 |
·微波对X-18#菌株的诱变结果 | 第39-40页 |
·传代稳定性试验 | 第40页 |
·培养基优选结果(正交实验) | 第40-42页 |
·发酵温度的影响 | 第42页 |
·pH的影响 | 第42-43页 |
·通气量对发酵的影响 | 第43-44页 |
·多抗霉素产生菌S-17#菌株循环利用废水研究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