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白先勇生平及其主要文学创作简介 | 第9-14页 |
第一节 白先勇生平简介及步入文学殿堂的契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白先勇小说作品受欢迎的原因分析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白先勇的创作阶段划分 | 第11-12页 |
第四节 《台北人》简介——“贵族的没落”及“英雄的末路”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白先勇如何表现“贵族”和“英雄”的“没落” | 第14-30页 |
第一节 富贵无常,爱情虚浮——长错一根骨头的“蓝田玉”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名利无常,美人迟暮——华夫人和她的“一捧雪”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功名无常,英雄末路——活在过去的“精神巨人”赖鸣升 | 第21-25页 |
第四节 现实无常,理想妥协——“精神贵族”的“冬夜” | 第25-30页 |
第三章 白先勇为何能以悲悯情怀看待窘迫人生 | 第30-54页 |
第一节 白先勇思想情感的核心——悲悯 | 第30-32页 |
第二节 白先勇的悲悯情怀从何而来? | 第32-39页 |
一、白先勇对人生命运“无常感”的亲身体验 | 第33-36页 |
二、白先勇对佛教“无常”思想的感悟 | 第36-37页 |
三、白先勇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理论的接纳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将“人”作为考量问题的核心和入手点 | 第39-42页 |
一、存在主义之根本命题——以人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核心 | 第39-40页 |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命理学说 | 第40-42页 |
第四节 白先勇小说作品中所流贯着的特殊“命运观” | 第42-47页 |
第五节 白先勇对小说功效的独到见解——为何选择“没落贵族”和“末路英雄”作为小说主角 | 第47-48页 |
第六节 结语 | 第48-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