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祁彪佳戏曲理论疏证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导言第6-7页
第一章 祁彪佳戏曲理论的创作第7-19页
 第一节 祁彪佳戏曲理论创作的背景第7-11页
  一、晚明时代背景和文人心态第7-9页
  二、越中人文环境和戏曲氛围第9-10页
  三、祁氏人生际遇和戏曲活动第10-11页
 第二节 祁彪佳的戏曲理论的创作第11-19页
  一、《远山堂曲品·剧品》的创作第11-16页
   1. 创作原因第11-13页
   2. 创作时间第13-15页
   3. 剧本来源第15-16页
  二、祁彪佳其他戏曲理论资料第16-19页
   1. 《〈全节记〉序》、《孟子塞五种曲序》和《大室山房四剧及诗稿序》第16-17页
   2. 《祁忠敏公日记》和《远山堂尺牍》第17-19页
第二章 彰显文人情趣——祁彪佳论戏曲的审美特性第19-43页
 第一节 《远山堂曲品·剧品》的品评体例第19-23页
 第二节 《远山堂曲品·剧品》的审美标准第23-43页
  一、“音律之道甚精,解者不易”——音律观第24-26页
  二、“骈美而归于自然”——词采观第26-28页
  三、“写情之至”“极情之变”——言情说第28-32页
  四、“气格卑下,焉得有佳词”——气格论第32-34页
  五、“构局为难,曲白次之”——戏“剧”论第34-43页
   1. 重视戏曲的叙事特征第35-37页
   2. 强调戏曲的结构安排第37-39页
   3. 明确案头和场上之别第39-43页
第三章 寓经世于闲赏——祁彪佳论戏曲的社会功能第43-59页
 第一节 闲赏风气和经世思想第43-46页
 第二节 将曲与诗、文、史相提并论第46-48页
 第三节 寓教化于声色之娱第48-56页
  一、重视戏曲的教化警示作用第48-50页
  二、推崇表现忠孝节义的作品第50-52页
  三、重视充满斗争性的时事剧第52-56页
 第四节 经世和闲赏的调和第56-59页
第四章 祁彪佳戏曲理论的价值第59-67页
 第一节 祁彪佳戏曲理论资料的文献价值第59-64页
  一、两张大戏单第59-61页
  二、一幅风情画第61-64页
 第二节 推波助澜——提高戏曲的地位第64-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悲悯情怀看待起伏人生--试论白先勇笔下“贵族的没落‘
下一篇:论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