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大学生社团概述 | 第11-17页 |
(一) 大学生社团的界定 | 第11-12页 |
1. 社团的概念 | 第11-12页 |
2. 大学生社团的定义 | 第12页 |
(二) 大学生社团的特征 | 第12-14页 |
1. 组织上的自主性 | 第12-13页 |
2. 目标上的相似性 | 第13页 |
3. 内容上的多样性 | 第13页 |
4. 成员上的群众性 | 第13-14页 |
5. 联系上的社会性 | 第14页 |
(三) 大学生社团的类型 | 第14-17页 |
1. 政治理论型 | 第14-15页 |
2. 学术研究型 | 第15页 |
3. 科技兴趣型 | 第15页 |
4. 公益服务型 | 第15-16页 |
5. 体育爱好型 | 第16页 |
6. 文化娱乐型 | 第16-17页 |
7. 自主创业型 | 第17页 |
二、我国大学生社团发展历程简述及其发展现状分析 | 第17-23页 |
(一) 大学生社团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简述 | 第17-20页 |
1. 我国最早的大学生社团追溯 | 第17-18页 |
2. 建国前大学生社团的发展 | 第18-19页 |
3. 建国后大学生社团的发展 | 第19-20页 |
(二) 我国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23页 |
1. 我国大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0-21页 |
2.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三、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23-33页 |
(一)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必要性 | 第23-29页 |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 第23-24页 |
2.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 | 第24-25页 |
3. 大学校园文化塑造的重要依托 | 第25-26页 |
4. 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 第26-28页 |
5.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28-29页 |
(二)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可能性 | 第29-33页 |
1. 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 第29-30页 |
2. 管理部门的重视 | 第30-31页 |
3. 相关理论的指导 | 第31-32页 |
4. 较为完善的组织形式 | 第32-33页 |
四、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执行策略 | 第33-45页 |
(一) 完善大学生社团的领导机制 | 第33-37页 |
1. 加强高校党委的领导 | 第33-34页 |
2. 强化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指导 | 第34-36页 |
3. 完善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 | 第36-37页 |
(二) 加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建设 | 第37-40页 |
1. 推进大学生社团党团支部建设 | 第37-38页 |
2. 加强大学生社团的政治理论学习 | 第38-39页 |
3. 塑造集体主义的大学生社团文化 | 第39-40页 |
(三) 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 | 第40-42页 |
1. 加强大学生社团的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2. 推进大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 | 第41-42页 |
(四) 切实提高大学生社团的活动质量 | 第42-45页 |
1. 为大学生社团配备合格的指导教师 | 第42-43页 |
2. 加强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科学管理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