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大豆花叶病毒保存方法及安徽省大豆主产区SMV株系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1页
 1 植物病毒病第11-20页
   ·植物病毒病的发展历史第11页
   ·植物病毒病的危害第11-12页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第12-13页
   ·植物病毒的检测第13-15页
   ·植物病毒保存的研究进展第15-20页
 2 大豆花叶病毒概述第20-28页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现、性质和危害第20-21页
   ·大豆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及在大豆上的症状第21-24页
   ·大豆花叶病毒的传播及流行第24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划分研究进展第24-28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8-31页
第二章 不同SMV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第31-43页
 1 前言第3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试验材料第31-32页
   ·试验方法第32-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常温下SMV处理后致病力分析第34页
   ·低温下SMV处理后致病力分析第34-38页
   ·超低温处SMV后致病力分析第38-40页
   ·低温和超低温保存SMV效果比较第40页
 4 讨论第40-43页
第三章 愈伤组织培养保存SMV研究第43-51页
 1 前言第4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试验材料第43页
   ·试验方法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不同灭菌时间的愈伤诱导效果比较第44页
   ·愈伤组织SMV检测结果第44-45页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株系之间诱导愈伤组织差异第47-48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8-51页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48页
   ·不同SMV株系诱导愈伤组织第48-49页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第49-51页
第四章 安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动态调查第51-63页
 1 前言第5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1-55页
   ·病样的采集与保存第51页
   ·病样的繁殖第51-52页
   ·病样的生物学纯化第52页
   ·SMV分离物的血清学检测第52-55页
 3 株系鉴定第55-56页
   ·试验材料第55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55页
   ·抗感划分标准第55-5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56-60页
   ·SMV分离物的鉴定第56-58页
   ·株系鉴定和动态变化比较第58-60页
 5 讨论第60-63页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63-67页
 1 全文讨论第63-65页
   ·植物病毒保存研究第63-64页
   ·SMV病样纯化和血清鉴定的必要性第64页
   ·SMV株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64-65页
 2 全文结论第65页
 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禾谷镰刀菌致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毒素DON特异亲和肽段的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