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 | 第12-16页 |
| ·关于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 ·关于社会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分析 | 第20-27页 |
| ·阶层结构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 ·阶级 | 第20-21页 |
| ·阶层 | 第21-22页 |
| ·阶层结构 | 第22页 |
| ·由阶级分析转入阶层分析的原因探讨 | 第22-23页 |
| ·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 | 第22-23页 |
| ·维护社会和谐的需要 | 第23页 |
|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第23-26页 |
| ·党的执政能力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 第23-25页 |
| ·社会阶层结构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 第27-37页 |
|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历史过程 | 第27-30页 |
|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 第27页 |
|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 第27-30页 |
|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原因 | 第30-33页 |
| ·经济体制的改革 | 第30-32页 |
| ·政治体制的变革 | 第32-33页 |
|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 第33-36页 |
| ·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加快 | 第33-34页 |
| ·阶层分化具有不平衡性 | 第34页 |
| ·阶层矛盾增加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阶层结构变化下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 | 第37-42页 |
|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受到挑战 | 第37-38页 |
| ·执政党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受到挑战 | 第38-39页 |
| ·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相背离 | 第38页 |
| ·利益需求多样化 | 第38-39页 |
| ·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受到挑战 | 第39页 |
| ·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受到挑战 | 第39-41页 |
| ·基层组织建设“盲点”多 | 第39-40页 |
| ·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经验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新的阶层结构条件下提升党执政能力的对策 | 第42-52页 |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 第42-43页 |
| ·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利益矛盾 | 第43-46页 |
| ·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43页 |
| ·坚决扭转各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 第43-44页 |
| ·重点关注弱势群体 | 第44-46页 |
|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第46-48页 |
| ·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 | 第46-47页 |
| ·吸收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 | 第47-48页 |
|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第48-51页 |
| ·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 第48-49页 |
| ·进一步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 第49-50页 |
|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 第50-51页 |
| ·扎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