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 第12-17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4-17页 |
二、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一) 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 | 第17-21页 |
(二) 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不足 | 第21-22页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2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廉政文化的概念与内容 | 第24-35页 |
一、廉政文化的概念 | 第24-26页 |
二、廉政文化的内容 | 第26-28页 |
三、廉政文化的特性 | 第28-30页 |
四、廉政文化的功能 | 第30-34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概论 | 第35-50页 |
一、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历程 | 第36-40页 |
(一) 初步建立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 | 第36-37页 |
(二) 基本形成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 | 第37-38页 |
(三) 逐步完善时期(十六大至今) | 第38-40页 |
二、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就及经验 | 第40-42页 |
(一) 廉政文化的观念文化建设逐渐深入人心 | 第40-41页 |
(二) 廉政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逐步完善 | 第41-42页 |
1. 初步建立起了党内较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41页 |
2. 建立了纪监审三大惩治腐败的机构及管理监督体系 | 第41-42页 |
三、当前党的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42-49页 |
(一) 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1. 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 | 第44页 |
2. 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不活,形式单一 | 第44-45页 |
3. 廉政文化建设基础不够广泛,合力难发挥 | 第45页 |
(二) 廉政文化建设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5-49页 |
1. 观念文化上宣传教育手段单一 | 第45-47页 |
2. 制度及行为规范不足 | 第47-49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50-67页 |
一、加强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 | 第50-52页 |
(一) 继承我国传统的优秀廉政文化理论 | 第50页 |
(二) 借鉴国外廉政文化的经验 | 第50-51页 |
(三) 总结党自身的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并深化理论研究 | 第51-52页 |
二、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预防腐败机制来抓 | 第52-58页 |
(一) 要切实把文化建设作为预防腐败的机制来抓 | 第52-53页 |
(二) 将观念宣传作为预防腐败机制的主要内容建设 | 第53-58页 |
1. 培育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 | 第53-55页 |
2. 营造反腐倡廉宣传的社会环境 | 第55-57页 |
3. 创新廉政文化教育的多种载体 | 第57-58页 |
三、建立健全廉政文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 第58-66页 |
(一) 加强廉政的法治文化建设 | 第59-61页 |
1. 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立法 | 第59-61页 |
2. 加强反腐败的执法力度 | 第61页 |
(二) 实行合理的奖惩机制 | 第61-62页 |
(三) 建立高效的防腐反贪机构 | 第62-63页 |
(四) 利用有效的信用制度 | 第63-64页 |
(五) 发挥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的合力作用 | 第64-6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