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13-16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6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31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3、研究评述 | 第30-31页 |
(三)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31-34页 |
1、研究目的 | 第31页 |
2、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3、研究方法 | 第32页 |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2-33页 |
5、可能的创新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34-53页 |
(一) 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与政府监管的概念界定 | 第34-37页 |
1、猪肉质量安全的涵义 | 第34-36页 |
2、流通领域与政府监管的涵义 | 第36-37页 |
3、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涵义 | 第37页 |
(二) 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37-41页 |
1、猪肉质量安全信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 第37-38页 |
2、猪肉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 | 第38-39页 |
3、猪肉质量安全的外部性 | 第39-40页 |
4、消费者购买猪肉的行为决策 | 第40-41页 |
(三) 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调整 | 第41-46页 |
1、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时市场主动调节方法 | 第41-42页 |
2、流通领域猪内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可行性 | 第42-44页 |
3、流通领域政府干预猪肉市场失灵的主要方法 | 第44-46页 |
(四) 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监管的结构要素分析 | 第46-50页 |
1、监管主体 | 第46-47页 |
2、监管模式 | 第47页 |
3、监管手段 | 第47页 |
4、监管技术 | 第47-48页 |
5、监管制度 | 第48-49页 |
6、监管环境 | 第49-50页 |
(五) 本研究应用的主要理论 | 第50-53页 |
1、跨域治理理论 | 第50-51页 |
2、无缝隙政府理论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广州市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现状分析 | 第53-97页 |
(一) 广州市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现状 | 第54-69页 |
1、广州市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状况 | 第54-62页 |
2、广州市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状况 | 第62-69页 |
(二) 广州市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9-87页 |
1、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69-77页 |
2、多头监管效率低下 | 第77-78页 |
3、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 第78-79页 |
4、执法不严惩戒不力 | 第79-80页 |
5、检测体系尚不完善 | 第80-82页 |
6、信息共享尚未建立 | 第82-83页 |
7、代宰制度尚不合理 | 第83-84页 |
8、信息供给十分不足 | 第84-85页 |
9、激励机制尚未健全 | 第85-86页 |
10、行业参与严重不足 | 第86-87页 |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87-97页 |
1、立法体系存在缺陷 | 第87-90页 |
2、政府监督管理失败 | 第90页 |
3、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 | 第90-92页 |
4、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督 | 第92-93页 |
5、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弱 | 第93-94页 |
6、监管环境恶化且复杂 | 第94-97页 |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97-110页 |
(一) 主要发达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特点 | 第97-106页 |
1、美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特点 | 第97-101页 |
2、加拿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特点 | 第101-104页 |
3、英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特点 | 第104-106页 |
(二) 主要发达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 第106-110页 |
1、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 第106页 |
2、成立精简高效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第106-107页 |
3、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进行控制 | 第107页 |
4、重视技术监管 | 第107页 |
5、严格落实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 | 第107页 |
6、强化经营业户自律意识,加强自我监控 | 第107-108页 |
7、充分发挥社会中间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的积极作用 | 第108页 |
8、重视危险性评估 | 第108页 |
9、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第108页 |
10、加强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政府,发挥社会舆论监督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完善广州市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110-136页 |
(一) 建立新型的猪肉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 第110-120页 |
1、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110-112页 |
2、监管体制改革,构建新型的监管体制 | 第112-117页 |
3、构建统一界面,提供无缝隙服务监管 | 第117-118页 |
4、加强跨域治理,创建新型的治理模式 | 第118-120页 |
(二) 完善流通领域猪肉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 第120-125页 |
1、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120-121页 |
2、统一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罚标准 | 第121-122页 |
3、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 | 第122-123页 |
4、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 第123-125页 |
(三) 积极推进猪肉质量安全监管支撑体系建设 | 第125-128页 |
1、合理整合检验检测资源,科学设置检验检测机构 | 第125-126页 |
2、大力推进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社会化 | 第126-127页 |
3、建立统一协调的猪肉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 第127-128页 |
(四) 建立健全猪肉质量安全监管控制体系 | 第128-131页 |
1、严格落实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 第128-129页 |
2、推行猪肉质量安全管理的HACCP体系 | 第129-130页 |
3、以科学为基础,健全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估体系 | 第130-131页 |
(五) 塑造良好的猪肉质量安全安全监管环境 | 第131-134页 |
1、强化契约精神,重建道德信用体系 | 第131-132页 |
2、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132-133页 |
3、发挥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 | 第133-134页 |
(六) 加强教育、培训和信息供给 | 第134-136页 |
1、根据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 | 第134-135页 |
2、加大猪肉质量安全信息供给 | 第135-13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附录 | 第143-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附件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