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41页 |
·课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36页 |
·大学内外部创新体系研究 | 第19-24页 |
·技术经营及其相关研究 | 第24-28页 |
·能力理论及能力测度相关研究 | 第28-33页 |
·战略构造理论研究 | 第33-3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第35-3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36-4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6-3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第2章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41-70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41-48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相关概念 | 第41-43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概念的提出 | 第43-46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46-48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研究视角 | 第48-53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能力内生理论基础 | 第49-50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能力外生理论基础 | 第50-51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战略构造理论基础 | 第51-53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理论框架 | 第53-69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分析基础 | 第53-58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系统构成 | 第58-63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管理控制 | 第63-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3章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战略构造 | 第70-97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战略目标 | 第70-74页 |
·新时期大学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战略地位 | 第70-72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在官产学结合过程中的战略作用 | 第72-74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战略适应 | 第74-85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战略适应的作用 | 第74-78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战略适应的路径 | 第78-80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持续战略适应构建 | 第80-85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战略匹配 | 第85-96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战略匹配的基础 | 第86-91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战略匹配的框架 | 第91-94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战略匹配的过程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4章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演化 | 第97-117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系统的演化诱因 | 第97-103页 |
·技术能力演化诱因 | 第98-99页 |
·网络能力演化诱因 | 第99-101页 |
·组织管理演化诱因 | 第101-102页 |
·学习创新演化诱因 | 第102-103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演化过程 | 第103-109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演化过程模型 | 第104-108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演化路径选择 | 第108-109页 |
·不同发展阶段的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演化方式 | 第109-116页 |
·前研究型阶段的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演化方式 | 第110-112页 |
·研究型阶段的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演化方式 | 第112-113页 |
·扩展型阶段的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演化方式 | 第113-114页 |
·创业型阶段的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演化方式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5章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测度 | 第117-135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测度模型的提出 | 第117-120页 |
·技术经营能力测度模型的层次 | 第118-119页 |
·技术经营能力测度模型的框架 | 第119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测度模型的作用 | 第119-120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测度要素体系设计 | 第120-127页 |
·设计原则与步骤 | 第120-121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测度要素体系构建 | 第121-123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测度体系相关数据收集 | 第123-127页 |
·大学技术经营能力测度模型的应用过程 | 第127-133页 |
·建立模糊测度模型 | 第127-130页 |
·模糊积分测度的步骤与方法 | 第130-133页 |
·测评指标分级及测度标准 | 第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6章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案例分析 | 第135-159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的系统构建 | 第135-143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的构建过程及战略构造 | 第135-137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的要素分析 | 第137-141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的发展阶段 | 第141-143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测度的应用 | 第143-154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的测度过程 | 第143-150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测度的要素表征 | 第150-152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演化的路径选择 | 第152-154页 |
·哈工大技术经营能力案例分析的启示和讨论 | 第154-158页 |
·对我国大学技术经营能力建设的几点启示 | 第154-155页 |
·关于我国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管理的有关讨论 | 第155-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结论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9页 |
附录 | 第169-1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76-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个人简历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