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相位法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无损检测技术原理及发展 | 第15-23页 |
·无损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原理 | 第16-17页 |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红外无损检测国内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热传导模型及仿真分析 | 第25-51页 |
·单层模型热传导的一维分析 | 第25-29页 |
·方程解的几种表达形式 | 第26-27页 |
·表面温度 | 第27-29页 |
·数学分析方法 | 第29-34页 |
·热波理论 | 第34-36页 |
·有限差分仿真 | 第36-50页 |
·三维热传导的有限差分模型建立 | 第36-44页 |
·缺陷深度Ld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缺陷半径r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缺陷热阻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被测材料热物性影响 | 第48-49页 |
·激励频率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红外无损检测系统 | 第51-65页 |
·红外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框架 | 第51-54页 |
·物体表面温度场采集的理论基础 | 第51-53页 |
·基于物体表面温度场求解物体内缺陷的理论基础 | 第53-54页 |
·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54-55页 |
·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 | 第55-64页 |
·激励系统 | 第56-61页 |
·红外图像采集系统 | 第61-62页 |
·分析处理系统软件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红外相位法热波信号处理及分析 | 第65-92页 |
·红外图像预处理 | 第65-70页 |
·红外图像噪声类型及特性分析 | 第65页 |
·红外图像序列的数学模型 | 第65-66页 |
·红外图像序列预处理算法 | 第66-70页 |
·红外热波信号处理算法 | 第70-84页 |
·红外热波信号的预处理 | 第71-75页 |
·4 点平均算法 | 第75-76页 |
·相关算法 | 第76-78页 |
·最小平方法 | 第78页 |
·多项式拟合系数法 | 第78-80页 |
·粒子群算法 | 第80-83页 |
·主元分析法 | 第83-84页 |
·算法效果分析 | 第84-91页 |
·单像素点信号处理比较 | 第85-88页 |
·红外图像序列处理及信噪比评价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实验研究及缺陷识别 | 第92-111页 |
·实验研究 | 第92-101页 |
·试件表面处理 | 第92-93页 |
·复合材料实验 | 第93-95页 |
·金属材料实验 | 第95-96页 |
·实验与仿真模拟的对比 | 第96-98页 |
·光源入射角分析 | 第98-101页 |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缺陷判定 | 第101-106页 |
·进化神经网络基本框架 | 第101-103页 |
·缺陷深度判定 | 第103-106页 |
·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实验参数确定 | 第106-110页 |
·多目标进化算法原理 | 第106-108页 |
·多目标进化算法确定实验参数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