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基层人民法庭纠纷解决机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纠纷解决过程的一般理论框架 | 第13-17页 |
(一) 纠纷解决过程的本原与本性以及研究纠纷解决过程的意义 | 第13页 |
(二) 纠纷解决过程的“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 | 第13-15页 |
(三) 纠纷解决过程的类型 | 第15-17页 |
二、基层人民法庭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轨迹 | 第17-29页 |
(一) 庭前活动:从受案到分案 | 第17-20页 |
(二) 庭中活动:从开庭到闭庭 | 第20-26页 |
(三) 庭后活动:从结案到执行 | 第26-29页 |
三、基层人民法庭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功能 | 第29-36页 |
(一) 模糊在三种效果之间的“灰色地带” | 第29-32页 |
(二) 徘徊在“一元”模式与“多元”模式的角色定位 | 第32-36页 |
四、基层人民法庭纠纷解决机制的矛盾反思 | 第36-41页 |
(一) 人民“应获法治精神”的结果与“案结事了”纠纷解决结果之间产生的信仰效果不相融 | 第36-38页 |
(二) 国家统一制定的成文法与传统“乡土”社会习惯法的不相融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硏成果等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