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2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2.2 理论意义第19-20页
        1.2.3 实践意义第20-21页
    1.3 研究逻辑与结构第21-23页
        1.3.1 研究逻辑第21-23页
        1.3.2 结构安排第23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5-70页
    2.1 共享经济的研究回顾第25-45页
        2.1.1 共享经济的定义第25-28页
        2.1.2 共享经济的特征第28-31页
        2.1.3 共享经济的类型第31-35页
        2.1.4 共享经济的理论视角第35-37页
        2.1.5 共享经济的研究现状第37-45页
    2.2 价值共创的研究回顾第45-69页
        2.2.1 价值共创的定义第45-50页
        2.2.2 价值共创的维度第50-55页
        2.2.3 价值共创中的价值第55-61页
        2.2.4 价值共创的研究现状第61-69页
    2.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三章 共享经济模式的价值共创逻辑与模式分析第70-93页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第70-75页
        3.1.1 直接互动与价值共创第70-71页
        3.1.2 间接互动与顾客价值独创第71-73页
        3.1.3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用户价值共创第73-75页
    3.2 研究方法第75-78页
        3.2.1 案例选择第76页
        3.2.2 案例研究对象第76-77页
        3.2.3 资料收集第77-78页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78-92页
        3.3.1 用户连接阶段的价值创造第79-83页
        3.3.2 用户接触阶段的价值创造第83-87页
        3.3.3 用户分离阶段的价值创造第87-91页
        3.3.4 用户价值共创机理模型第91-92页
    3.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四章 需求型用户的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制研究第93-110页
    4.1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第93-97页
        4.1.1 平台支持质量第93-95页
        4.1.2 自我决定论与自我决定感第95页
        4.1.3 共享经济中的用户价值共创公民行为第95-96页
        4.1.4 研究框架第96-97页
    4.2 研究假设发展第97-101页
        4.2.1 平台支持质量与自我决定感第97-100页
        4.2.2 自我决定感与用户价值共创公民行为第100页
        4.2.3 自我决定感的中介作用第100-101页
    4.3 研究方法第101-105页
        4.3.1. 研究设计与样本第101-103页
        4.3.2. 构念的定义与测量第103-105页
    4.4 数据分析第105-109页
        4.4.1.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105-106页
        4.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106页
        4.4.3. 结构模型第106-107页
        4.4.4. 中介检验第107-109页
    4.5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109页
    4.6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五章 供应型用户的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制研究第110-127页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第110-114页
        5.1.1 共享经济中的用户角色第110-111页
        5.1.2 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第111-112页
        5.1.3 供应型用户的自主感第112-113页
        5.1.4 研究框架第113-114页
    5.2 研究假设发展第114-118页
        5.2.1 角色压力与自主感第114-116页
        5.2.2 自主感与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第116-117页
        5.2.3 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第117-118页
    5.3 研究方法第118-119页
        5.3.1 研究样本与程序第118-119页
        5.3.2 构念的测量第119页
    5.4 数据分析第119-126页
        5.4.1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120-122页
        5.4.2 共同方差偏差检验第122页
        5.4.3 假设模型检验第122-126页
    5.5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126页
    5.6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27-137页
    6.1 研究总结第127-129页
    6.2 理论贡献第129-131页
        6.2.1 共享经济的价值共创逻辑与模式第129-130页
        6.2.2 需求型用户的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制第130-131页
        6.2.3 供应型用户的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制第131页
    6.3 管理启示第131-134页
        6.3.1 共享经济模式中平台商业逻辑第131-132页
        6.3.2 需求型用户引导策略第132-133页
        6.3.3 供应型用户引导策略第133-134页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第134-137页
        6.4.1 类型差异第134-135页
        6.4.2 领域差异第135页
        6.4.3 模型与变量第135页
        6.4.4 测量与方法第135-136页
        6.4.5 价值分配机制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64页
附录1 共享经济的价值共创逻辑与模式分析的深度访谈提纲第164-170页
附录2 需求型用户的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制研究的焦点小组访谈提纲第170-173页
附录3 需求型用户的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制研究的问卷第173-175页
附录4 供应型用户的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制研究的问卷第175-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78-17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政府保费补贴比例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有机挥发分向合成气和功能碳材料的催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