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员工激励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员工激励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薪酬管理和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薪酬管理相关概念 | 第19页 |
2.1.1 薪酬管理 | 第19页 |
2.1.2 激励 | 第19页 |
2.2 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绩效考核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全面薪酬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固安县供电分公司中层管理者薪酬激励现状与问题 | 第23-36页 |
3.1 固安县和固安县供电分公司情况简介 | 第23页 |
3.2 固安县供电分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薪酬激励现状 | 第23-26页 |
3.2.1 中层管理者的界定 | 第23-25页 |
3.2.2 物质薪酬 | 第25页 |
3.2.3 非物质薪酬激励 | 第25-26页 |
3.3 薪酬激励的满意度调查 | 第26-28页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26-27页 |
3.3.2 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总整理 | 第27-28页 |
3.4 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3.4.1 物质薪酬制度不完善 | 第28-31页 |
3.4.2 忽视非货币性职业发展薪酬激励 | 第31-32页 |
3.4.3 薪酬激励中的绩效考核支持不足 | 第32-33页 |
3.5 薪酬激励问题的原因 | 第33-35页 |
3.5.1 薪酬激励制度缺乏战略性 | 第33-34页 |
3.5.2 薪酬激励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 第34页 |
3.5.3 没有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 | 第34-35页 |
3.5.4 奖惩制度不健全 | 第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固安县供电分公司中层管理者薪酬激励管理的优化 | 第36-55页 |
4.1 薪酬激励制度重构的思路、原则、方法 | 第36-38页 |
4.1.1 重构的思路 | 第36页 |
4.1.2 重构的原则 | 第36-37页 |
4.1.3 重构的方法 | 第37-38页 |
4.2 完善物质薪酬激励制度设计 | 第38-43页 |
4.2.1 明确物质薪酬激励的作用 | 第38-39页 |
4.2.2 优化薪酬激励制度的内容 | 第39-42页 |
4.2.3 设计多种形式的薪酬福利激励方式 | 第42-43页 |
4.3 强化绩效考核对薪酬激励的支持作用 | 第43-49页 |
4.3.1 绩效考核对薪酬激励功能发挥的作用机制 | 第43页 |
4.3.2 根据工作分析确定绩效目标 | 第43-44页 |
4.3.3 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与方法 | 第44-46页 |
4.3.4 绩效考核结果评定标准 | 第46-47页 |
4.3.5 做好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与反馈 | 第47-49页 |
4.4 完善中层管理者职业发展激励体系 | 第49-53页 |
4.4.1 中层管理者职业发展激励的作用 | 第49-50页 |
4.4.2 中层管理者职业发展激励的具体实施步骤 | 第50-51页 |
4.4.3 建立完善的中层管理者培训体系 | 第51-52页 |
4.4.4 构建完善的中层管理者职业发展通道 | 第52-53页 |
4.5 中层管理者薪酬激励的其它方法 | 第53-54页 |
4.5.1 加强中层管理者薪酬激励信息的披露力度 | 第53页 |
4.5.2 正、负薪酬激励强化兼施并用 | 第53页 |
4.5.3 设计中层管理者薪酬激励实施的保障方案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成果 | 第55-5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5.2 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附录1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