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1-19页 |
1.1 研究流域概况 | 第11-12页 |
1.2 怒江鱼类组成 | 第12-14页 |
1.3 鱼类食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河流生境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怒江云南段鱼类多样性 | 第19-3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1页 |
2.1.1 样本采集 | 第19-21页 |
2.1.2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2 结果 | 第21-31页 |
2.2.1 鱼类组成和优势种 | 第21-28页 |
2.2.2 主要鱼类体长体重关系 | 第28-29页 |
2.2.3 多样性分析 | 第29-31页 |
2.3 讨论 | 第31-35页 |
2.3.1 怒江云南段鱼类多样性变化 | 第31-32页 |
2.3.2 怒江鱼类与环境 | 第32-33页 |
2.3.3 人类活动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3章 怒江云南段鱼类食性特征 | 第35-62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3.1.1 标本采集 | 第35-36页 |
3.1.2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3.2 结果 | 第37-59页 |
3.2.1 鱼类饵料生物 | 第37-50页 |
3.2.2 怒江云南段主要鱼类食性分析 | 第50-59页 |
3.3 讨论 | 第59-62页 |
第4章 怒江干流与支流勐波罗河生境相似性比较 | 第62-7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4.1.1 鱼类及其饵料生物 | 第62页 |
4.1.2 生境相似性比较 | 第62-64页 |
4.2 结果 | 第64-76页 |
4.2.1 怒江云南段支流水生生物资源现状 | 第64-66页 |
4.2.2 主要鱼类食物来源组成比较 | 第66-73页 |
4.2.4 怒江干流与勐波罗河鱼类栖息生境相似性比较 | 第73-76页 |
4.3 讨论 | 第76-78页 |
第5章 怒江支流勐波罗河生境特征 | 第78-9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8-84页 |
5.1.1 河流生境现状 | 第78-81页 |
5.1.2 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水质现状 | 第81-83页 |
5.1.3 数据分析 | 第83-84页 |
5.2 结果 | 第84-93页 |
5.2.1 河流生境评价 | 第84-87页 |
5.2.2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现状 | 第87-90页 |
5.2.3 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 | 第90-93页 |
5.3 讨论 | 第93-96页 |
5.3.1 河流生境评价方法 | 第93-94页 |
5.3.2 勐波罗河生境现状 | 第94页 |
5.3.3 勐波罗河河流生态恢复措施 | 第94-9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9页 |
6.1 结论 | 第96页 |
6.2 渔业资源保护措施 | 第96-98页 |
6.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98页 |
6.4 今后工作建议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附表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