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4.1 计算思维 | 第14-15页 |
1.4.2 可视化编程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计算思维 | 第16-19页 |
2.1.1 计算思维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计算思维教育 | 第17-19页 |
2.2 编程教育 | 第19-21页 |
2.3 行动研究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基线调查 | 第24-31页 |
3.1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3.2 调查方法 | 第24-25页 |
3.2.1 访谈法 | 第24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4页 |
3.2.3 课堂观察法 | 第24-25页 |
3.3 问卷设计及实施 | 第25-26页 |
3.3.1 问卷设计 | 第25页 |
3.3.2 问卷发放 | 第25-26页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3.4.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3.4.2 计算思维认知度 | 第27-28页 |
3.4.3 计算思维的应用意识 | 第28-29页 |
3.5 调查结论 | 第29-31页 |
3.5.1 学生计算思维的认知度低 | 第29-30页 |
3.5.2 学生计算思维应用意识不高 | 第30页 |
3.5.3 教师欠缺适切的教学模式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1-42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31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4.3 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4.4 教学分析 | 第32-33页 |
4.4.1 初中计算思维的目标 | 第32页 |
4.4.2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2-33页 |
4.4.3 学情介绍 | 第33页 |
4.4.4 教学方法选择与设计 | 第33页 |
4.5 教学模式构建 | 第33-39页 |
4.5.1 与传统程序设计教学的区别 | 第33-34页 |
4.5.2 教学模式构建依据 | 第34-36页 |
4.5.3 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6-39页 |
4.6 教学评价设计 | 第39-42页 |
第五章 行动研究实施 | 第42-66页 |
5.1 第一轮行动研究: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 第42-47页 |
5.1.1 《算法描述与程序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第42-46页 |
5.1.2 课堂观察与反思 | 第46页 |
5.1.3 调整模式 | 第46-47页 |
5.2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后模式的应用效果检验 | 第47-63页 |
5.2.1 《算法描述与程序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第47-50页 |
5.2.2 实验效果 | 第50-63页 |
5.3 研究效果分析与反思 | 第63页 |
5.4 教学模式的确立 | 第63-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一 初中生计算思维现状调查问卷 | 第71-73页 |
附录二 初中生计算思维培养效果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