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结论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二、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6-17页 |
1、基层领导干部 | 第16-17页 |
2、责任担当 | 第17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1、领导特质理论 | 第17-18页 |
2、公共服务动机理论 | 第18页 |
3、激励理论 | 第18-20页 |
三、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历史要求 | 第20-23页 |
(一)责任担当思想的历史发展 | 第20-21页 |
(二)为什么要强化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担当 | 第21页 |
(三)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具体要求 | 第21-23页 |
四、当前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困境 | 第23-27页 |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1、调查对象 | 第23页 |
2、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二)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担当不足的现实表现 | 第24-27页 |
1、服务意识不足,不主动担当 | 第25页 |
2、害怕承担责任,不敢担当 | 第25-26页 |
3、坚持好人主义,不愿担当 | 第26-27页 |
五、领导干部责任担当不足的原因 | 第27-33页 |
(一)个人层面 | 第27-28页 |
1、担当意识不足 | 第27页 |
2、担当能力不够 | 第27-28页 |
3、职业倦怠心理 | 第28页 |
(二)制度层面 | 第28-31页 |
1、工作边界界定模糊 | 第28-29页 |
2、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 | 第29页 |
3、干部激励手段单一 | 第29-30页 |
4、容错纠错制度不完善 | 第30-31页 |
5、职业规划不健全 | 第31页 |
(三)社会环境层面 | 第31-33页 |
1、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功利思想影响 | 第31页 |
2、基层工作繁杂,无法获得成就感 | 第31-32页 |
3、反腐幅度加大,不敢承担责任 | 第32-33页 |
六、强化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担当对策 | 第33-42页 |
(一)增强责任担当的理想信念 | 第33-34页 |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能力素质 | 第33页 |
2、培育无私情怀,强化担当精神 | 第33-34页 |
3、促进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彰显担当 | 第34页 |
(二)完善容错纠错制度 | 第34-37页 |
1、明确容错边界,建立容错清单 | 第35页 |
2、完善容错甄别程序 | 第35-36页 |
3、建立配套机制,实现容纠并举 | 第36页 |
4、明确容错主体,规范容错程序 | 第36页 |
5、容错机制的运转要求更加严格的执行问责 | 第36-37页 |
(三)坚持“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 | 第37-40页 |
1、落实好担当型干部标准,让干部成长有方向 | 第37-38页 |
2、多方位全面考察干部、识别担当型干部 | 第38-39页 |
3、改进干部选拔方式,让干部有奔头 | 第39-40页 |
(四)健全多元化激励机制 | 第40-42页 |
1、重视绩效激励,引导领导干部责任担当 | 第40-41页 |
2、采用多种激励形式,让担当者劳有所获 | 第41页 |
3、建立激励制度监督体系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