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及转录调控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高等植物花药发育和花粉形成的研究第10-17页
        1.1.1 高等植物孢子体发生和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研究第11-14页
        1.1.2 高等植物孢子体发生和配子体发育过程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第14-17页
    1.2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1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和花粉形成的研究第18-19页
        1.2.2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9-20页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第20-21页
第二章 紫花苜蓿CMS1花药发育和花粉形成细胞学的观察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和种植地第21-22页
        2.2.1 试验区状况第21-22页
        2.2.2 实验材料第22页
    2.3 试验方法第22-23页
        2.3.1 花粉量和花粉育性的测定第22-23页
        2.3.2 不同时期花药发育石蜡切片第23页
    2.4 结果和讨论第23-33页
        2.4.1 紫花苜蓿CMS1和WT花粉量、花粉活力的大小第23-25页
        2.4.2 紫花苜蓿CMS1和WT不同时期花药和花粉发育的观察第25-33页
第三章 紫花苜蓿花药发育和花粉形成扫描电镜观察第33-45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材料第33-34页
    3.3 实验方法第34页
        3.3.1 花药发育时期的确定第34页
        3.3.2 花药、花粉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处理第34页
    3.4 结果和讨论第34-45页
        3.4.1 紫花苜蓿花药发育时期和花蕾长度间的对应第34-36页
        3.4.2 紫花苜蓿突变体CMS1不同时期花药的发育第36-40页
        3.4.3 紫花苜蓿突变体CMS1不同时期花粉的形成对比第40-45页
第四章 紫花苜蓿细胞质雄性不育株CMS1转录组分析第45-53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材料第45-46页
    4.3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3.1 样品提取和处理第46-47页
        4.3.2 数据分析第47页
    4.4 结果和讨论第47-53页
        4.4.1 样品序列质量评估第47-49页
        4.4.2 拼接与信息统计第49-50页
        4.4.3 基因功能注释第50-51页
        4.4.4 RNA序列质量评估第51-52页
        4.4.5 差异表达分析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木樨属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miRNA的鉴定
下一篇:梭梭根际促生细菌调控黑麦草生长和抗逆性的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