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基于麦弗逊悬架减振器柱风致振动能量回收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车辆能量回收发展现状第12-14页
    1.3 涡激能量回收发展第14-20页
        1.3.1 流致振动的研究第14-17页
        1.3.2 流致振动压电能量回收系统设计第17-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麦弗逊悬架角振动模型分析第22-33页
    2.1 角振动悬架建模第22-24页
    2.2 运动方程第24-25页
    2.3 实例计算第25-28页
        2.3.1 悬架的结构参数第25-26页
        2.3.2 Simulink模型第26-28页
    2.4 角振动模型与传统模型仿真对比第28-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麦弗逊悬架减振器动态涡旋特性分析第33-53页
    3.1 流体模拟计算方法第33页
    3.2 流场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3.3 静态圆柱体绕流计算第34-37页
    3.4 影响参数分析第37-52页
        3.4.1 涡旋动态特性第37-39页
        3.4.2 参数分析第39-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双层压电片悬臂梁压电能量计算第53-70页
    4.1 物理模型第53-54页
    4.2 双层压电片复合梁计算第54-59页
    4.3 载荷计算第59-65页
    4.4 数值计算和试验对比第65-69页
        4.4.1 数值计算第65-67页
        4.4.2 试验验证第67-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能量回收电路设计第70-89页
    5.1 循环振动环境下能量回收计算第70-73页
    5.2 电路方案分析第73-80页
        5.2.1 标准回收电路第73-75页
        5.2.2 同步电荷提取电路第75-77页
        5.2.3 并联-电感同步开关电路第77-79页
        5.2.4 串联-电感同步开关电路第79-80页
    5.3 Multisim电路仿真第80-85页
        5.3.1 压电片等效电路第80-81页
        5.3.2 接口电路仿真第81-85页
    5.4 实验验证第85-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总结第89-91页
    6.1 全文总结第89页
    6.2 创新点第89-90页
    6.3 研究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辆自动紧急避让工况下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城市快速路弯道车辆运动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