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登记制改革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0页
一、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19页
    (一) 立案审查制与立案登记制第10-12页
        1. 立案审查制第10-12页
        2. 立案登记制第12页
    (二)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模式的演进第12-14页
        1. “立审合一”模式第12-13页
        2. “立审分立”模式第13-14页
        3. 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第14页
    (三)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登记制的独特性表征第14-16页
        1. 形式审查的必要性第15页
        2. 立案程序的简易化第15页
        3. 实质审查的潜在性第15-16页
    (四)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登记制的现实合理性分析第16-19页
        1. 对当事人诉权更有利的保障第16-17页
        2. 更好地实现程序正义第17-18页
        3. 提高司法权威性和公信力第18-19页
二、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制度的实施效果第19-27页
    (一) 案件数量总体增加第19-23页
    (二) 立案程序和审判程序的部分功能混同第23页
    (三) 立案登记制改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1. 诉状不规范第24页
        2. 自诉人无法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导致败诉第24-25页
        3. 滥用诉权第25-26页
        4. 已立案的涉身份关系自诉案件自诉人死亡,案件如何处理规定不明第26页
        5. 刑事自诉的立案登记制缺乏具体规定第26-27页
三、刑事自诉案件立案登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27-34页
    (一) 改革与完善的基本原则第27-29页
        1. 案件分流原则第27-28页
        2. 自诉权优先的原则第28-29页
        3. 保障诉讼参与人权益原则第29页
    (二) 改革与完善的基本思路第29-30页
        1. 废除关于“公诉转自诉”案件进行立案登记的规定第29-30页
        2. 扩大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的立案登记范围第30页
        3. 缩小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的立案登记范围第30页
    (三) 改革与完善的具体措施第30-34页
        1. 诉讼服务平台功能立体化第31页
        2. 诉调衔接对象模式精细化第31页
        3. 自诉案件强制代理制度第31-32页
        4. 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32页
        5. 建立自诉案件的时效制度第32页
        6. 建立恶意诉讼,滥用诉权的惩罚机制第32-33页
        7. 加强和完善保障机制第33-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减刑形势下罪犯计分考核研究--以云南省D监狱为例
下一篇:基层司法所在纠纷解决中的行动逻辑--以溪镇司法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