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概述 | 第9-14页 |
(一) 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的界定 | 第9-11页 |
1. 专家责任的含义 | 第9页 |
2. 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的含义 | 第9-10页 |
3.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 第10-11页 |
(二) 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的性质 | 第11页 |
(三) 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 | 第11-14页 |
1. 过错责任原则及举证责任倒置制 | 第11-13页 |
2. 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3-14页 |
二、注册会计师第三人责任制度 | 第14-19页 |
(一) 注册会计师第三人责任的概念 | 第14-15页 |
1. 注册会计师第三人责任的概念 | 第14页 |
2. 对第三人范围界定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三) 注册会计师第三人责任的承担 | 第15-19页 |
1. 会计师第三人责任的责任主体 | 第15页 |
2. 注册会计师第三人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15-17页 |
3. 注册会计师第三人责任的抗辩事由 | 第17-19页 |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一) 我国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二) 我国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1. 不同法律、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 第20页 |
2. 对第三人范围的界定不甚合理 | 第20页 |
3. 注册会计师第三人责任承担主体存在争论 | 第20-21页 |
4. 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不合理 | 第21-23页 |
5. 注册会计师综合业务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23页 |
四、对域外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制度的借鉴 | 第23-27页 |
(一) 两大法系对第三人范围界定的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1. 英美法系对第三人范围的界定 | 第24-25页 |
2. 大陆法系对第三人范围的界定 | 第25-26页 |
(二) 两大法系鉴定人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1. 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 | 第26页 |
2. 大陆法系鉴定人制度 | 第26-27页 |
五、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的建议 | 第27-35页 |
(一) 统一不同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27页 |
1. 确立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为连带责任 | 第27页 |
2. 统一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的赔偿范围 | 第27页 |
(二) 明确第三人的范围 | 第27-31页 |
1. 注册会计师为特定交易出具不实意见的第三人范围 | 第27-28页 |
2. 证券市场上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的第三人范围 | 第28-29页 |
3. 注册会计师虚假验资的第三人范围 | 第29-31页 |
(三) 建立严格的注册会计师专家个人责任制度 | 第31页 |
1. 建立严格的会计师个人责任制度 | 第31页 |
2. 转变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 第31页 |
(四) 建立完善的注册会计师专家责任鉴定机制 | 第31-32页 |
(五) 建立完善的会计师执业监管机制 | 第32-35页 |
1. 对会计师实行等级制度管理 | 第33页 |
2. 建立会计师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