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民俗现代化环境下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8页
一、民俗现代化环境下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第8-13页
    (一)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性质界定第8-11页
        1.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特性第8-9页
        2.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属性第9-11页
    (二)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内部构造第11-12页
        1.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形式呈现第11页
        2.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构造第11-12页
    (三)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边商品和衍生服务第12页
    (四) 民俗现代化对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第12-13页
二、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法律保护现状和困境第13-21页
    (一) 我国法律保护现状第13-17页
        1. 我国根本法之限度第13页
        2. 我国部门法之局限性第13-16页
        3. 我国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局限性第16-17页
    (二) 法律保护之困境第17-21页
        1.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泛化第17页
        2.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笼统第17页
        3.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不同第17-18页
        4. 政府过于主导民族尚未形成文化自觉第18-20页
        5.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过于僵化第20页
        6. 文化中心理念与商业性开发理念两极化第20-21页
三、日韩保护相关经验之借鉴第21-25页
    (一) 韩国和日本对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21-23页
        1. 韩国对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概况第21-22页
        2. 日本对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概况第22-23页
    (二) 日韩经验对我国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第23-25页
        1. 立法先行——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第23-24页
        2. 调动民间积极性——形成政府民间多方配合保护机制第24页
        3. 调整法定节假日制度第24-25页
        4. 包装节日形成产业循环第25页
四、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第25-33页
    (一)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分类细化第26页
    (二) 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法律权利主体的确定第26-27页
    (三) 赋予本民族优先开发权焕发小众型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第27页
    (四) 调动多方积极性唤醒民族文化自觉第27-28页
    (五) 拒绝僵硬化整体性保护做历史加减法第28-29页
        1. 摒弃僵硬化整体性保护理念第28页
        2. 创新保护理念做历史加减法第28-29页
    (六) 施行知识产权集群平台化商业开发构建法律复合保护机制第29-31页
        1. 知识产权集群平台化商业开发第29-30页
        2. 构建法律复合保护机制第30-31页
    (七) 构建节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诉讼制度第31-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税务行政强制适用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