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犯罪刑法规制体系的重构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言第11-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1-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5页
    五、论文结构第15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非法集资犯罪刑法规制的现状与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问题第16-27页
    第一节 传统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第16-18页
        一、1997 年《刑法》的规定第16-17页
        二、2010 年司法解释的规定第17-18页
        三、本文研究的范畴第18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及其效应第18-23页
        一、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及本文研究的范畴第19-20页
        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及其正面效应第20-22页
        三、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及其负面效应第22-23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集资涉罪的刑事风险第23-27页
        一、P2P网络借贷中的非法集资犯罪第23-25页
        二、股权众筹中的非法集资犯罪第25-27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语境下刑法的任务与现行刑法的缺陷第27-36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语境下刑法的任务第27-30页
        一、不可退守的惩治犯罪的任务底线:规制的必要性第27-28页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及预期改革红利:保护的必要性第28-29页
        三、试错机制下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保障的必要性第29-30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现行刑法的缺陷第30-36页
        一、刑法结构上采取“又严又厉”的模式第30-32页
        二、犯罪论上依赖于客观归罪第32-36页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犯罪的刑事政策和规制体系重构第36-55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犯罪的刑事政策第36-40页
        一、基本政策:综合机制的构建——以犯罪预防为出发点第36-37页
        二、基本刑事政策:轻缓化第37-38页
        三、基本刑法结构:严而不厉第38-40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犯罪的立法重构第40-44页
        一、非罪化处理:废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40-42页
        二、优化刑罚配置第42-44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重构第44-55页
        一、构成要件解释论上的选择:实质解释第45-46页
        二、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司法入罪的限缩处理第46-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64页
后记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若干疑难问题
下一篇:特别关系型法条竞合之处断原则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