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 第15-23页 |
2.1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 第15页 |
2.1.1 农村文化礼堂 | 第15页 |
2.2 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作用的内涵 | 第15-16页 |
2.3 农村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3.1 政府职能理论 | 第16-17页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9页 |
2.4 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主体作用 | 第19-23页 |
2.4.1 农村文化建设的地方政府规划作用 | 第19-20页 |
2.4.2 农村文化建设的地方政府监控作用 | 第20页 |
2.4.3 农村文化建设的地方政府财政保障作用 | 第20-21页 |
2.4.4 农村文化建设的地方政府人才保障作用 | 第21-23页 |
第3章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现状及问题 | 第23-41页 |
3.1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现状 | 第23-38页 |
3.1.1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地方政府规划现状 | 第23-27页 |
3.1.2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地方政府监管现状 | 第27-36页 |
3.1.3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财政保障现状 | 第36-38页 |
3.1.4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建设地方政府人才保障现状 | 第38页 |
3.2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地方政府作用的不足 | 第38-41页 |
3.2.1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地方政府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3.2.2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地方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3.2.3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 第40页 |
3.2.4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地方政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第4章 乐清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地方政府作用不足的原因 | 第41-47页 |
4.1 地方政府对文化礼堂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 第41页 |
4.2 地方政府对文化礼堂建设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 第41页 |
4.3 地方政府在文化礼堂建设上的财政投入不足 | 第41-45页 |
4.4 地方政府在文化礼堂建设上没有完善政策留住人才 | 第45-47页 |
第5章 国内其他地方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47-49页 |
5.1 以项目带动文化建设——广西阳朔 | 第47页 |
5.2 以历史传承带动文化旅游——广西全州 | 第47-48页 |
5.3 以种文化建设文明——广西横县云表镇朝南村 | 第48-49页 |
第6章 地方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49-53页 |
6.1 地方政府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 | 第49-50页 |
6.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6.2.1 多元化开展培训,提升素质 | 第50页 |
6.2.2 吸引外部人才 | 第50-51页 |
6.3 加强财政保障 | 第51-52页 |
6.3.1 提供财政支持 | 第51页 |
6.3.2 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建立市场化筹资渠道 | 第51-52页 |
6.4 加强地方政府监管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