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磁性微球的信号放大/化学发光检测核酸和蛋白质

本论文创新点第5-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7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化学发光的分类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14-31页
        1.2.1 基于金属离子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15-16页
        1.2.2 基于生物酶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16-24页
            1.2.2.1 基于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第17-19页
            1.2.2.2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第19-22页
            1.2.2.3 基于萤光素酶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第22-24页
        1.2.3 基于模拟酶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24-29页
            1.2.3.1 基于脱氧核酶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第25-28页
            1.2.3.2 基于纳米材料模拟酶催化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第28-29页
        1.2.4 无催化剂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29-31页
    1.3 信号放大技术的分类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31-37页
        1.3.1 基于生物酶的信号放大技术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31-34页
        1.3.2 基于模拟酶的信号放大技术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34-35页
        1.3.3 基于核酸自组装的信号放大技术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第35-37页
    1.4 本论文立题思想和主要工作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57页
第二章 磁性微球表面DNA步行者传感及其用于核酸和T4磷酸激酶活性检测第57-78页
    2.1 引言第57-58页
    2.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2.2.1 材料和试剂第58-59页
        2.2.2 仪器设备第59页
        2.2.3 DNA溶液配制第59页
        2.2.4 磁性微球偶联发钱结构DNA第59页
        2.2.5 核酸检测第59-60页
        2.2.6 无CHA放大的核酸检测第60页
        2.2.7 T4磷酸激酶活性检测第60页
        2.2.8 凝胶电泳第60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73页
        2.3.1 实验原理第60-62页
        2.3.2 实验条件优化第62-65页
            2.3.2.1 磁性微球表面H1数量的影响第62-63页
            2.3.2.2 H2浓度的影响第63页
            2.3.2.3 磁性微球用量的影响第63-64页
            2.3.2.4 其它参数的影响第64-65页
        2.3.3 核酸检测的线性关系和选择性实验第65-67页
        2.3.4 两种模型检出限差别的探讨第67-68页
        2.3.5 抗干扰研究第68-69页
        2.3.6 无循环放大实验第69-70页
        2.3.7 HIV序列检测分析第70-71页
        2.3.8 凝胶电泳结果第71-72页
        2.3.9 T4磷酸激酶活性检测第72-73页
    2.4 小结第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第三章 磁球表面多脚DNA步行者在蛋白检测中的应用第78-102页
    3.1 引言第78-79页
    3.2 实验部分第79-81页
        3.2.1 材料和试剂第79-80页
        3.2.2 仪器设备第80页
        3.2.3 磁性微球偶联DNA第80页
        3.2.4 基于CHA的DNA步行者检测SA第80-81页
        3.2.5 基于ISDPR的DNA步行者检测SA第81页
        3.2.6 选择性分析第81页
        3.2.7 抗干扰能力分析第81页
        3.2.8 凝胶电泳成像第81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1-98页
        3.3.1 基于CHA的DNA步行者传感器实验原理第81-82页
        3.3.2 基于CHA的DNA步行者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优化第82-85页
            3.3.2.1 CHA-catalyst链浓度的影响第82-83页
            3.3.2.2 外切酶Ⅰ用量的影响第83页
            3.3.2.3 H2浓度的影响第83-84页
            3.3.2.4 SA-HRP浓度的影响第84-85页
            3.3.2.5 磁性微球用量的影响第85页
        3.3.3 基于CHA的DNA步行者传感器的线性关系和选择性第85-86页
        3.3.4 基于ISDPR的DNA步行者传感器的实验原理第86-87页
        3.3.5 基于ISDPR的DNA步行者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优化第87-91页
            3.3.5.1 Primer碱基数目的影响第87-88页
            3.3.5.2 外切酶Ⅰ用量的影响第88-89页
            3.3.5.3 聚合酶用量的影响第89-90页
            3.3.5.4 其它参数的影响第90-91页
        3.3.6 基于ISDPR的DNA步行者传感器线性关系和选择性第91-92页
        3.3.7 两种DNA步行者传感器的比较第92页
        3.3.8 抗干扰能力分析第92-93页
        3.3.9 叶酸受体和凝血酶检测第93-97页
        3.3.10 凝胶电泳结果第97-98页
    3.4 小结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第四章 磁球表面空间位阻调控双脚DNA行走及其在核酸检测方面的应用第102-119页
    4.1 引言第102-103页
    4.2 实验部分第103-106页
        4.2.1 材料和试剂第103-104页
        4.2.2 仪器设备第104页
        4.2.3 磁性微球偶联DNA第104页
        4.2.4 DNA步行者的空间位阻实验第104-105页
        4.2.5 核酸检测第105页
        4.2.6 选择性分析第105页
        4.2.7 抗干扰能力分析第105页
        4.2.8 凝胶电泳成像第105页
        4.2.9 磁性微球上H1含量测定第105-106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6-115页
        4.3.1 实验原理第106-107页
        4.3.2 空间位阻对单脚DNA步行者和双脚DNA步行者的影响第107-108页
        4.3.3 不同长度位阻链的影响第108-109页
        4.3.4 发卡结构的位阻链的影响第109-110页
        4.3.5 磁性微球上位阻链数量的影响第110-111页
        4.3.6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111页
        4.3.7 磁性微球偶联H1数量的计算第111-112页
        4.3.8 核酸检测第112-113页
        4.3.9 抗干扰能力分析第113-114页
        4.3.10 凝胶电泳分析第114-115页
    4.4 小结第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第五章 基于磁球表面杂交链式反应化学发光成像检测凝血酶第119-137页
    5.1 引言第119-120页
    5.2 实验部分第120-122页
        5.2.1 材料和试剂第120页
        5.2.2 仪器设备第120-121页
        5.2.3 磁性微球偶联DNA第121页
        5.2.4 基于置换模型的凝血酶检测第121页
        5.2.5 基于夹心模型的凝血酶检测第121页
        5.2.6 选择性分析第121页
        5.2.7 抗干扰能力分析第121-122页
        5.2.8 凝胶电泳成像第122页
        5.2.9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第122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2-132页
        5.3.1 基于置换模型的实验原理第122-123页
        5.3.2 无HCR模型的对比第123-124页
        5.3.3 置换模型的实验条件优化第124-126页
        5.3.4 置换模型的工作曲线和选择性实验第126-127页
        5.3.5 核酸检测第127页
        5.3.6 夹心模型的实验原理第127-128页
        5.3.7 夹心模型的实验条件优化第128-129页
        5.3.8 夹心模型的工作曲线和选择性实验第129-130页
        5.3.9 抗干扰能力分析第130-131页
        5.3.10 AFM表征第131-132页
    5.4 小结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7页
总结与展望第137-138页
附录: 攻博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深海应用的水下双向无线光通信研究
下一篇:低渗透煤层气压致裂损伤模型及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