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镜湖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现状第11-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6页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6-18页
第一章 唐代镜湖诗歌的整体风貌第18-26页
    第一节 “镜湖”考及对“唐代镜湖诗歌”界定第18-21页
        一、“镜湖”考第18-20页
        二、“唐代镜湖诗歌”的界定第20-21页
    第二节 唐代镜湖诗风的总体走向第21-26页
        一、“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性好山水的六朝情结第21-22页
        二、“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以大观小的精神企望第22-23页
        三、“湖上言事,云山共看”——酬赠联唱与创作的趋同第23-26页
第二章 唐代镜湖诗歌兴盛的原因第26-30页
    第一节 安定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第26-27页
    第二节 科举制度与政治变革的影响第27-28页
    第三节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第28页
    第四节 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第28-30页
第三章 唐代的镜湖诗人第30-47页
    第一节 本土诗人第30-35页
        一、“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第30-31页
        二、“思清意深,步趋王、孟”——朱庆馀第31页
        三、“少无宦情,怀家山之乐”——严维第31-33页
        四、秦系、陈允初、贺朝、朱可名第33-35页
    第二节 客籍诗人第35-47页
        一、李白四入镜湖第35-37页
        二、刘长卿的镜湖交游第37-38页
        三、其他客籍诗人第38-47页
第四章 唐代镜湖诗歌的主题取向第47-63页
    第一节 山水主题,旷达境界第47-51页
        一、四时风貌,皆出笔端吟咏间第47-49页
        二、适意逍遥,尽在镜湖泛游时第49-51页
    第二节 隐逸主题,闲适情怀第51-56页
        一、初盛唐时期:漫游人生与怡情之隐第51-53页
        二、中晚唐时期:仕途幻灭与禅隐闲居第53-56页
    第三节 唱和送别,真挚情意第56-63页
        一、唱和诗: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第56-59页
        二、送别诗:离情惜别,悲欢无常第59-63页
第五章 唐代镜湖诗歌的艺术特色第63-73页
    第一节 绚烂多姿的艺术风格第63-66页
        一、于诗性想象中见恬淡高雅第63-64页
        二、阔大雄浑之境见出真情性第64-65页
        三、寓孤清淡泊于萧疏简朴中第65-66页
    第二节 文质相兼的语言特色第66-73页
        一、芙蓉出水,清新自然第67-69页
        二、错彩镂金,典丽精致第69-73页
结语第73-74页
附录1 唐代镜湖诗作统计第74-82页
附录2 “唐诗之路”路线图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85-86页
后记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运用--以《你去过香山吗?》为例
下一篇:泰国乌汶府幼儿园汉语识字教学现状调研报告--以乌汶府公立私立两大幼儿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