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电动汽车充电机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输入环节功率因数校正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升降压PFC车载充电机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26页 |
2.1 系统结构框图和主要技术指标 | 第15-16页 |
2.1.1 升降压PFC车载充电机技术指标要求 | 第15-16页 |
2.1.2 升降压PFC车载充电机结构框图 | 第16页 |
2.2 车载充电机拓扑结构设计 | 第16-18页 |
2.3 升降压PFC工作模式与控制方法设计 | 第18-22页 |
2.3.1 升降压PFC的两种工作模式 | 第18页 |
2.3.2 升降压PFC工作模式切换 | 第18-20页 |
2.3.3 升降压PFC控制方法选择 | 第20-22页 |
2.4 充电方法设计 | 第22-24页 |
2.5 控制器方案选择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升降压PFC车载充电机硬件设计 | 第26-40页 |
3.1 升降压PFC共用元器件的分析 | 第26-27页 |
3.2 升压PFC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 | 第27-31页 |
3.2.1 升压PFC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3.2.2 升压PFC电路设计 | 第29-31页 |
3.3 降压PFC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 | 第31-35页 |
3.3.1 降压PFC工作原理 | 第31-34页 |
3.3.2 降压PFC参数设计 | 第34-35页 |
3.5 驱动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3.6 采样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升降压PFC车载充电机算法设计与仿真 | 第40-69页 |
4.1 升降压PFC算法设计 | 第40-47页 |
4.1.1 电流环的设计 | 第40-43页 |
4.1.2 电压环的设计 | 第43-47页 |
4.2 功率因数计算模型的设计 | 第47-48页 |
4.3 升降压PFC仿真 | 第48-58页 |
4.3.1 升压PFC仿真 | 第48-52页 |
4.3.2 降压PFC仿真 | 第52-55页 |
4.3.3 升降压PFC工作模式切换仿真 | 第55-56页 |
4.3.4 过零点超调分析 | 第56-58页 |
4.4 充电机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58-64页 |
4.4.1 蓄电池充电模糊控制 | 第58-59页 |
4.4.2 输入输出量和隶属函数的选取 | 第59-60页 |
4.4.3模糊控制器1 | 第60-62页 |
4.4.4模糊控制器2 | 第62-64页 |
4.5 模糊控制仿真 | 第64-68页 |
4.5.1 模糊控制器的仿真 | 第64-65页 |
4.5.2 升压PFC的模糊控制仿真 | 第65-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DSP程序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9页 |
5.1 主程序设计 | 第69-70页 |
5.2 中断程序设计 | 第70-71页 |
5.2.1 ADC中断 | 第70页 |
5.2.2 PWM中断 | 第70-71页 |
5.3 模糊控制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78页 |
5.4.1 降压PFC工作模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74页 |
5.4.2 升压PFC工作模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5.4.3 升降压PFC工作模式切换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6-77页 |
5.4.4 实验总结 | 第77-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7页 |
一、发表论文 | 第87页 |
二、参与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