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创业板市场高比例超募资金产生原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不当使用的表现及影响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上市公司对超募资金使用不当的原因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理论分析 | 第18-21页 |
1.3.1 超募资金的概念 | 第18页 |
1.3.2 超募资金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1.3.3 超募资金使用不当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3.4 超募资金使用不当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 | 第20页 |
1.3.5 超募资金使用不当的原因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 乐视网股份有限公司概况及案例背景介绍 | 第23-29页 |
2.1 乐视网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3-27页 |
2.1.1 乐视网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23页 |
2.1.2 乐视网发展历程简介 | 第23-25页 |
2.1.3 乐视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第25-27页 |
2.2 乐视网首次公开发行情况介绍 | 第27页 |
2.3 乐视网超募资金情况介绍 | 第27-29页 |
3 乐视网超募资金使用情况及分析 | 第29-42页 |
3.1 乐视网超募资金具体用途介绍 | 第29-33页 |
3.1.1 提前偿还部分银行贷款 | 第29-30页 |
3.1.2 购买影视剧版权和服务器资产服务及投资电视剧 | 第30-32页 |
3.1.3 向子公司增资 | 第32-33页 |
3.2 乐视网超募资金使用存在的不当之处 | 第33-42页 |
3.2.1 间接使用超募资金派发现金股利 | 第33-35页 |
3.2.2 重金购买影视剧版权、投资项目单一 | 第35-37页 |
3.2.3 超募资金快速消耗加剧了财务风险 | 第37-42页 |
4 乐视网超募资金使用不当导致的经济后果及原因分析 | 第42-55页 |
4.1 乐视网超募资金使用不当导致的经济后果 | 第42-48页 |
4.1.1 超募资金使用不当加剧了资金链断裂风险 | 第42-43页 |
4.1.2 超募资金利用效率低、投资收益下降 | 第43-45页 |
4.1.3 超募资金使用不当导致股东财富降低 | 第45-47页 |
4.1.4 高比例负债加重了财务危机 | 第47-48页 |
4.2 乐视网超募资金使用不当的原因分析 | 第48-55页 |
4.2.1 自身“造血”能力差、现金流依赖外部融资 | 第48-51页 |
4.2.2 维持股价进行迎合性投资“烧钱扩张” | 第51-53页 |
4.2.3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加重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 第53-55页 |
5 对乐视网的建议与有关超募资金的启示 | 第55-59页 |
5.1 对乐视网的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5.1.1 加强盈利能力,减少对超募资金的依赖 | 第55页 |
5.1.2 放弃“烧钱”策略、减缓铺张式投资 | 第55-56页 |
5.1.3 扩展多种融资渠道、降低负债比率 | 第56页 |
5.2 有关超募资金的启示 | 第56-59页 |
5.2.1 完善超募资金使用的相关法律及规范 | 第56-57页 |
5.2.2 加强有关部门与社会的监管监督作用 | 第57页 |
5.2.3 完善IPO定价机制,减少超募资金的产生 | 第57-59页 |
6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