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QS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8页
        1.3.1 票据业务的内涵第13-14页
        1.3.2 票据业务的风险类型第14-15页
        1.3.3 票据业务的风险管控第15-17页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第21-23页
        2.1.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第21-22页
        2.1.2 票据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第22-23页
    2.2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类型第23-25页
        2.2.1 信用风险第23-24页
        2.2.2 市场风险第24页
        2.2.3 操作风险第24-25页
第3章 QS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第25-35页
    3.1 国内票据业务的发展特征第25-28页
    3.2 QS银行票据业务概况第28-29页
        3.2.1 业务规模第28-29页
        3.2.2 管理模式第29页
    3.3 QS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第29-35页
        3.3.1 风险管理流程第29-33页
        3.3.2 风险管理机构第33页
        3.3.3 风险管理信息化第33-35页
第4章 QS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识别第35-47页
    4.1 QS银行票据业务的主要风险第35-39页
        4.1.1 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调研访谈第35页
        4.1.2 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第35-38页
        4.1.3 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类别第38-39页
    4.2 QS银行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第39-40页
        4.2.1 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客户违约风险增大第39页
        4.2.2 过度授信致使企业信用风险增加第39-40页
        4.2.3 票据业务的增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发生概率提高第40页
    4.3 QS银行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第40-43页
        4.3.1 货币政策调整影响票据利率走势第40-43页
        4.3.2 错误定价策略引起期限错配风险第43页
    4.4 QS银行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第43-47页
        4.4.1 内控管理制度依然不够健全第44页
        4.4.2 岗位与人员的配置依然存在问题第44页
        4.4.3 审计体制缺乏保障监督第44页
        4.4.4 追责力度形不成有效威慑第44-45页
        4.4.5 信息科技风险日渐突出第45-47页
第5章 QS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第47-58页
    5.1 QS票据业务风险防范的优化建议第47-52页
        5.1.1 信用风险防范第47-49页
        5.1.2 市场利率风险防范第49页
        5.1.3 操作风险防范第49-52页
    5.2 票据业务风险控制的优化建议第52-55页
        5.2.1 风险信息统计管理第52-53页
        5.2.2 风险环节会计管控第53-54页
        5.2.3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第54-55页
        5.2.4 实施风险管理监督第55页
    5.3 风险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第55-58页
        5.3.1 调整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第55-56页
        5.3.2 培养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第56页
        5.3.3 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56-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1 QS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访谈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N银行资管业务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G养老险山东分公司中小企业年金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