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操作风险管理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12页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2-14页
第二章 操作风险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4-17页
    2.1 操作风险的界定第14-15页
        2.1.1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界定第14页
        2.1.2 我国监管机构对操作风险的界定第14-15页
        2.1.3 大型商业银行关于操作风险的界定第15页
    2.2 操作风险相关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5页
        2.2.2 心理契约理论第15-16页
        2.2.3 博弈理论第16-17页
第三章 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第17-28页
    3.1 A分行操作风险指标第17-19页
        3.1.1 操作风险限额执行情况第17页
        3.1.2 操作风险损失情况第17-18页
        3.1.3 操作风险损失类型分布第18页
        3.1.4 损失形态分布第18-19页
        3.1.5 KRI监测指标分析第19页
    3.2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第19-22页
        3.2.1 存款业务第20-21页
        3.2.2 销售第21页
        3.2.3 结算第21-22页
        3.2.4 银行卡第22页
    3.3 自助银行操作风险第22-23页
        3.3.1 岗位制衡落实不到位第23页
        3.3.2 自助设备密码与钥匙使用保管不到位第23页
        3.3.3 自助设备检查履职不到位第23页
    3.4 信用卡业务操作风险第23-25页
        3.4.1 营销和受理第23-24页
        3.4.2 征信审批第24页
        3.4.3 贷后管理第24-25页
    3.5 A分行操作风险特征第25-26页
        3.5.1 隐蔽性第25页
        3.5.2 广泛性第25页
        3.5.3 非正相关第25-26页
        3.5.4 易发性第26页
        3.5.5 区域性第26页
    3.6 A分行操作风险成因第26-28页
        3.6.1 人员操作因素第26页
        3.6.2 内部流程因素第26-27页
        3.6.3 系统因素第27页
        3.6.4 外部风险因素第27-28页
第四章 A分行操作风险管理方法第28-33页
    4.1 操作风险的识别第28-29页
        4.1.1 识别的概念第28页
        4.1.2 识别的要素第28页
        4.1.3 识别的步骤第28-29页
    4.2 操作风险的评估第29-31页
        4.2.1 情景分析第29-30页
        4.2.2 自评估第30-31页
    4.3 操作风险计量第31-33页
第五章 基于专家经验系统监督模型的操作风险检验第33-38页
    5.1 专家系统介绍第33-34页
        5.1.1 专家经验技术第33页
        5.1.2 专家系统实现原理第33-34页
        5.1.3 专家系统应用情景第34页
    5.2 基于专家经验系统的模型构建第34-38页
        5.2.1 场景分析第34-35页
        5.2.2 模型构建第35-36页
        5.2.3 模型检验第36-38页
第六章 A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和建议第38-45页
    6.1 明确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充分发挥操作风险三道防线作用第38-39页
        6.1.1 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第38页
        6.1.2 充分发挥第二道防线作用第38-39页
        6.1.3 充分发挥第三道防线作用第39页
    6.2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完善员工行为规范体系,培育员工合规习惯第39-41页
        6.2.1 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第39-40页
        6.2.2 构建员工行为规范体系第40页
        6.2.3 培育员工合规习惯第40页
        6.2.4 加强员工行为管控第40-41页
    6.3 引入监督模型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第41-42页
        6.3.1 监督模型准入管理第41页
        6.3.2 监督模型评估管理第41-42页
        6.3.3 监督模型优化管理第42页
        6.3.4 监督模型退出管理第42页
    6.4 完善分行层面机制建设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保障和支撑第42-45页
        6.4.1 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保障机制第42-43页
        6.4.2 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联动机制第43页
        6.4.3 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第43页
        6.4.4 建立案件“零容忍”的管控机制第43-4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7.1 研究结论第45页
    7.2 未来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银行内蒙古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运营基础管理水平提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