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设计论文

高铁隧道闭孔泡沫铝衬砌结构减震试验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7页
    1.2 隧道结构震害调查分析第17-18页
    1.3 隧道抗减震技术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隧道抗减震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0-24页
    1.5 闭孔泡沫铝材料研究现状第24-25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7 本文技术路线第26-28页
2 闭孔泡沫铝力学性能试验第28-47页
    2.1 闭孔泡沫铝静态压缩特征第28-29页
    2.2 闭孔泡沫铝的性能表征与尺寸效应第29-31页
    2.3 闭孔泡沫铝静态压缩性能研究第31-35页
        2.3.1 闭孔泡沫铝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第31-32页
        2.3.2 密度对闭孔泡沫铝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第32-35页
    2.4 闭孔泡沫铝动态压缩性能第35-40页
        2.4.1 闭孔泡沫铝动态压缩测试第35-36页
        2.4.2 几种不同密度闭孔泡沫铝动态压缩试验结果第36-37页
        2.4.3 闭孔泡沫铝动态压缩与静态压缩比较分析第37-39页
        2.4.4 密度对不同基体闭孔泡沫铝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2.5 能量吸收性能第40-43页
        2.5.1 泡沫材料吸能特性第40-41页
        2.5.2 闭孔泡沫铝能量吸收性能第41-43页
    2.6 闭孔泡沫铝减震层的设计第43-45页
    2.7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模型相似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第47-60页
    3.1 模型试验相似条件第47-50页
        3.1.1 相似比尺第47-48页
        3.1.2 相似条件建立第48-49页
        3.1.3 本文相似比尺推导第49-50页
    3.2 围岩模型材料选择第50-51页
    3.3 围岩模型材料配合比设计第51-55页
    3.4 隧道衬砌结构材料选择第55-58页
    3.5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第58-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4 基于闭孔泡沫铝减震层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第60-75页
    4.1 试验设备第60-62页
        4.1.1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第60-61页
        4.1.2 动态数据采集系统第61-62页
    4.2 隧道衬砌减震层的设计与制作第62页
    4.3 围岩模型箱的设计与制作第62-63页
    4.4 试验模型与量测方案设计第63-67页
        4.4.1 试验模型设计第63页
        4.4.2 量测方案与仪器第63页
        4.4.3 监测断面与监测点布置第63-67页
        4.4.4 量测仪器安装第67页
    4.5 试验加载方案设计第67-71页
        4.5.1 输入地震波选取第67-70页
        4.5.2 加载工况第70-71页
    4.6 试验实施步骤第71-73页
    4.7 本章小结第73-75页
5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第75-113页
    5.1 模型箱边界效应处理效果分析第75-80页
    5.2 围岩模型的地震动应力响应结果分析第80-83页
    5.3 区间隧道段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第83-99页
        5.3.1 加速度响应对比分析第83-88页
        5.3.2 应变响应对比分析第88-99页
    5.4 洞口段隧道减震效果分析第99-110页
        5.4.1 监测断面加速度响应对比分析第99-103页
        5.4.2 监测断面应变响应对比分析第103-110页
    5.5 本章小结第110-113页
6 基于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第113-131页
    6.1 地震波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及能量衰减第113-121页
        6.1.1 分层介质中的SH平面谐波的折射和反射第113-115页
        6.1.2 分层介质中的P和SV平面谐波的折射和反射第115-117页
        6.1.3 SH波基于反射和折射系数的能量衰减第117-118页
        6.1.4 P波基于反射和折射系数的能量衰减第118-119页
        6.1.5 SV波基于反射和折射系数的能量衰减第119页
        6.1.6 能量耗散比随入射角变化规律分析第119-121页
    6.2 围岩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第121-127页
        6.2.1 计算模型第121-122页
        6.2.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122-127页
    6.3 隧道衬砌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第127-129页
    6.4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31-134页
    7.1 结论第131-133页
    7.2 创新点第133页
    7.3 展望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1页
作者简历第141-14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3-144页
附件第144-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浮式平台定位方式对气隙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隧道裂隙围岩损伤软化特性及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