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摘要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1.2 浮式结构定位系统特点 | 第17-24页 |
1.2.1 锚泊定位系统 | 第18-19页 |
1.2.2 动力定位系统 | 第19-23页 |
1.2.3 动力辅助锚泊定位系统 | 第23-24页 |
1.3 平台气隙问题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4 平台水动力性能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9-32页 |
第2章 浮式平台时域分析理论 | 第32-49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浮式平台运动模型 | 第32-33页 |
2.3 环境载荷模型 | 第33-39页 |
2.3.1 海风模型 | 第34-35页 |
2.3.2 海流模型 | 第35页 |
2.3.3 海浪模型 | 第35-39页 |
2.4 锚泊系统外力 | 第39页 |
2.5 推力系统外力 | 第39-41页 |
2.6 频域和时域运动方程及分析方法 | 第41-44页 |
2.6.1 频域运动方程 | 第41页 |
2.6.2 时域运动方程 | 第41-42页 |
2.6.3 频域和时域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2.7 浮式平台定位原理 | 第44-48页 |
2.7.1 ATA定位原理 | 第44-45页 |
2.7.2 锚泊定位原理 | 第45-4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浮式平台水动力性能数值研究 | 第49-73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浮式结构水动力分析 | 第49-58页 |
3.2.1 一阶波浪力 | 第49-55页 |
3.2.2 二阶波浪力 | 第55-58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58-71页 |
3.3.1 平台数值模型 | 第58-61页 |
3.3.2 环境载荷方向定义 | 第61-62页 |
3.3.3 海况设计 | 第62-63页 |
3.3.4 分析结果 | 第63-69页 |
3.3.5 平台关注点气隙预报 | 第69-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锚泊定位系统参数对浮式平台气隙的影响研究 | 第73-101页 |
4.1 引言 | 第73页 |
4.2 基于试验的浮式平台数值模拟 | 第73-80页 |
4.2.1 水池试验 | 第74-76页 |
4.2.2 风洞试验 | 第76-78页 |
4.2.3 数值模拟 | 第78-80页 |
4.3 数值模型重构与外推 | 第80-86页 |
4.3.1 风流载荷系数重构 | 第80-81页 |
4.3.2 试验模型与数值模型的固有周期 | 第81-82页 |
4.3.3 粘滞曳力 | 第82页 |
4.3.4 辐射阻尼 | 第82-83页 |
4.3.5 波浪谱 | 第83-84页 |
4.3.6 平台运动响应与锚泊力 | 第84-85页 |
4.3.7 数值模型外推 | 第85-86页 |
4.4 锚泊参数对浮式平台气隙影响的时域全耦合计算 | 第86-89页 |
4.4.1 海况设计 | 第87页 |
4.4.2 计算工况 | 第87-88页 |
4.4.3 计算结果 | 第88-89页 |
4.5 锚泊系统参数对浮式平台气隙的影响特性研究 | 第89-93页 |
4.5.1 锚链长度对平台气隙的影响特性研究 | 第89-91页 |
4.5.2 锚链刚度对平台气隙的影响特性研究 | 第91-92页 |
4.5.3 锚链类型对平台气隙的影响特性研究 | 第92-93页 |
4.6 锚泊系统参数对浮式平台气隙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93-99页 |
4.6.1 系泊系统恢复力的求解 | 第93-95页 |
4.6.2 锚泊系统参数对平台系泊刚度的影响研究 | 第95-97页 |
4.6.3 锚泊系统参数对平台系泊力的影响研究 | 第97-9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5章 ATA与锚泊定位对浮式平台气隙影响的比较研究 | 第101-141页 |
5.1 引言 | 第101页 |
5.2 不同定位方式下浮式平台时域全耦合计算 | 第101-107页 |
5.2.1 ATA平台的推进力 | 第102-103页 |
5.2.2 计算工况 | 第103-105页 |
5.2.3 平台气隙响应计算 | 第105-107页 |
5.3 不同定位方式对浮式平台气隙的影响特性分析 | 第107-139页 |
5.3.1 平台在迎浪工况下气隙和波浪砰击影响特性分析 | 第107-117页 |
5.3.2 平台在斜浪工况下气隙和波浪砰击影响特性分析 | 第117-129页 |
5.3.3 平台在横浪工况下气隙和波浪砰击影响特性分析 | 第129-13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6章 不同工作水深下定位方式对浮式平台气隙影响的研究 | 第141-174页 |
6.1 引言 | 第141页 |
6.2 不同工作水深下浮式平台时域全耦合计算 | 第141-153页 |
6.2.1 计算工况 | 第142-143页 |
6.2.2 不同工作水深下ATA定位平台气隙和波浪砰击预报 | 第143-148页 |
6.2.3 不同工作水深下锚泊定位平台气隙和波浪砰击预报 | 第148-153页 |
6.3 不同工作水深下浮式平台的气隙和波浪砰击比较分析 | 第153-160页 |
6.3.1 迎浪作用下平台气隙和波浪砰击比较分析 | 第153-155页 |
6.3.2 斜浪作用下平台气隙和波浪砰击比较分析 | 第155-158页 |
6.3.3 横浪作用下平台气隙和波浪砰击比较分析 | 第158-160页 |
6.4 不同工作水深下浮式平台气隙响应能量谱分析 | 第160-169页 |
6.4.1 ATA定位平台气隙响应能量谱分析 | 第160-165页 |
6.4.2 锚泊定位平台气隙响应能量谱分析 | 第165-169页 |
6.5 工作水深对浮式平台气隙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169-172页 |
6.5.1 工作水深对平台系泊刚度的影响研究 | 第170页 |
6.5.2 工作水深对平台系泊力的影响研究 | 第170-17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72-17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4-178页 |
7.1 本文结论 | 第174-177页 |
7.2 本文展望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7页 |
附录1 | 第187-189页 |
附录2 | 第189-192页 |
附录3 | 第192-198页 |
附录4 | 第198-2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204-205页 |
致谢 | 第205-207页 |
作者简介 | 第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