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理由 | 第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第18页 |
2.2 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 | 第18-19页 |
2.3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理论 | 第19-20页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第20-21页 |
3.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农村文化建设 | 第21-27页 |
3.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 第21-23页 |
3.1.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定义 | 第21-22页 |
3.1.2 城乡发展一体化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3.2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 第23-24页 |
3.2.1 文化的内涵 | 第23-24页 |
3.2.2 农村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 | 第24页 |
3.3 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 第24-25页 |
3.3.1 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 第24-25页 |
3.3.2 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势互补 | 第25页 |
3.3.3 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其他建设的发展 | 第25页 |
3.4 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25-27页 |
3.4.1 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政策制度方面的支持 | 第26-27页 |
3.4.2 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资本方面的支持 | 第27页 |
4.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4.1 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7-30页 |
4.1.1 农村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 第27-28页 |
4.1.2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 第28-29页 |
4.1.3 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明显增加 | 第29-30页 |
4.2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4页 |
4.2.1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 第30页 |
4.2.2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第30-31页 |
4.2.3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管理 | 第31-32页 |
4.2.4 农民消费观念滞后,文化消费水平低 | 第32-34页 |
4.2.5 农村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 第34页 |
5. 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 第34-47页 |
5.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35-36页 |
5.1.1 领导干部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 第35页 |
5.1.2 农民要提升自我文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 第35-36页 |
5.2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 第36-38页 |
5.2.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 第36-37页 |
5.2.2 以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 第37-38页 |
5.3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 | 第38-39页 |
5.3.1 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8页 |
5.3.2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队伍的用人机制 | 第38-39页 |
5.3.3 逐步完善农村文化队伍的管理机制 | 第39页 |
5.4 建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实现城乡文化建设均衡发展 | 第39-42页 |
5.4.1 城市的拉力机制 | 第40-41页 |
5.4.2 农村的推力机制 | 第41-42页 |
5.5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 第42-44页 |
5.5.1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 第43页 |
5.5.2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管理水平 | 第43-44页 |
5.6 发展文化产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 第44-47页 |
5.6.1 建立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体系,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第44-45页 |
5.6.2 加强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 第45页 |
5.6.3 培育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