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植物小分子RNA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植物中不同类型的sRNA | 第11页 |
1.1.2 ta-siRNA的产生路径及作用机制 | 第11-14页 |
1.1.3 sRNA的应用价值 | 第14-15页 |
1.2 植病互作研究 | 第15-17页 |
1.2.1 灰霉病菌的概况 | 第15-16页 |
1.2.2 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互作 | 第16-17页 |
1.3 人工合成sRNA技术 | 第17-18页 |
1.4 灰霉病菌的遗传转化研究 | 第18-20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番茄灰霉病菌侵染烟草实验体系的建立 | 第21-2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设备及耗材 | 第21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2.2.1 孢子的观察 | 第23页 |
2.2.2 栽培烟草SumsunNN的侵染结果 | 第23-24页 |
2.3 讨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番茄灰霉病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25-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3.1.2 设备及耗材 | 第25-26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26-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3.2.1 sRNA的选定结果 | 第37-38页 |
3.2.2 载体的改造及片段的扩增结果 | 第38-40页 |
3.2.3 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40页 |
3.2.4 转化灰霉病菌的表观鉴定结果 | 第40-42页 |
3.2.5 转化灰霉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3.2.6 转化灰霉病菌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 第43页 |
3.2.7 转化灰霉病菌的致病力检测 | 第43-44页 |
3.3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利用人工TA-SIRNA转基因技术控制灰霉病菌对植物的致病力 | 第46-7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6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1.2 设备及耗材 | 第46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46-6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4.2.1 筛选基因的靶定区 | 第62-64页 |
4.2.2 表达载体pH7LIC1.0-TAS的构建结果 | 第64页 |
4.2.3表达载体pAMIRgfp及pAMIR54构建的构建结果 | 第64-65页 |
4.2.4 Northern Blot结果 | 第65-66页 |
4.2.5 转基因烟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 第66-68页 |
4.2.6 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检测结果 | 第68-69页 |
4.3 讨论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