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制度的理论概述第10-16页
    第一节 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的性质第10-11页
        一、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是法定义务第10页
        二、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是先合同义务第10-11页
    第二节 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一、诚实信用原则第11-12页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2页
        三、公平合理原则第12-13页
    第三节 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与相关概念第13-16页
        一、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与用人单位知情权第13-14页
        二、劳动者的缔约告知义务与劳动者隐私权第14-16页
第二章 我国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制度的缺陷分析第16-23页
    第一节 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范围界定模糊第16-18页
        一、目前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范围相关规定第16页
        二、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范围界定标准不明确第16-18页
    第二节 劳动者不履行告知义务是否构成欺诈的认定标准不统一第18-20页
        一、劳动者积极行为的欺诈认定第19页
        二、劳动者消极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欺诈认定第19-20页
    第三节 劳动者不履行缔约告知义务时对用人单位的救济规定不完善第20-23页
        一、欺诈情形均认定劳动合同无效难以到达救济用人单位目的第20-21页
        二、用人单位的赔偿请求难以得到支持第21-23页
第三章 国外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3-26页
    第一节 国外关于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的法律规定第23-24页
        一、法国劳动立法的相关规定第23页
        二、德国劳动立法的相关规定第23-24页
        三、韩国劳动立法的相关规定第24页
    第二节 国外相关规定的启示第24-26页
        一、“是否直接影响工作能力”标准的合理性第24页
        二、劳动者应在部分情况下负有主动告知义务第24-26页
第四章 我国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6-32页
    第一节 明确劳动者缔约告知义务的范围第26-28页
        一、基本信息范围第26-27页
        二、进一步明确“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范围第27-28页
        三、劳动者负有主动告知义务的情形第28页
    第二节 劳动者欺诈认定问题第28-30页
        一、劳动者消极不履行缔约告知义务的欺诈认定第28-29页
        二、劳动者积极行为的欺诈认定第29-30页
    第三节 完善用人单位知情权的救济制度第30-32页
        一、确定用人单位损失赔偿范围第30-31页
        二、建立可撤销劳动合同制度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就业歧视的仲裁救济
下一篇:双重劳动关系的司法认定和责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