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法理概述 | 第10-15页 |
2.1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2.2 股东(大)会决议的性质 | 第11-12页 |
2.2.1 意思形成说 | 第11页 |
2.2.2 法律行为说 | 第11-12页 |
2.3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类型的立法模式 | 第12-15页 |
2.3.1 决议瑕疵类型的“二分法”立法模式 | 第12-13页 |
2.3.2 决议瑕疵类型的“三分法”立法模式 | 第13-14页 |
2.3.3 “二分法”、“三分法”之评析 | 第14-15页 |
3 股东(大)会决议之成立瑕疵 | 第15-19页 |
3.1 股东(大)会决议的成立要件 | 第15-16页 |
3.1.1 举行股东(大)会会议 | 第15-16页 |
3.1.2 形成股东(大)会决议 | 第16页 |
3.2 认定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的事由 | 第16-19页 |
3.2.1 公司未召开股东(大)会 | 第16-17页 |
3.2.2 股东(大)会未对待决议事项进行表决 | 第17页 |
3.2.3 出席股东(大)会人数不符合公司法或者章程规定 | 第17-18页 |
3.2.4 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通过比例 | 第18-19页 |
4 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瑕疵的认定事由 | 第19-24页 |
4.1 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认定事由 | 第19-22页 |
4.1.1 召集程序存在瑕疵 | 第19-20页 |
4.1.2 表决方式存在瑕疵 | 第20-21页 |
4.1.3 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 | 第21-22页 |
4.2 股东(大)会决议无效认定事由 | 第22-24页 |
4.2.1 决议损害债权人合法利益 | 第22页 |
4.2.2 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侵害股东合法权益 | 第22-24页 |
5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救济 | 第24-28页 |
5.1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非诉救济 | 第24-26页 |
5.1.1 股东(大)会瑕疵决议被新决议代替 | 第24-25页 |
5.1.2 股东(大)会瑕疵决议被撤回 | 第25页 |
5.1.3 股东(大)会瑕疵决议被追认 | 第25-26页 |
5.2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诉讼救济 | 第26-28页 |
5.2.1 确认决议不成立之诉与确认决议无效之诉 | 第26-27页 |
5.2.2 决议撤销之诉 | 第27-28页 |
6 结语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