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同步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牵制控制同步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抽样控制同步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脉冲控制同步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模糊控制同步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4 符号与注释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牵制控制的时滞复杂动力系统的滞后同步性分析 | 第17-28页 |
2.1 模型介绍及预备知识 | 第17-19页 |
2.2 主要结论 | 第19-22页 |
2.2.1 基于线性反馈牵制控制的滞后同步 | 第19-21页 |
2.2.2 基于自适应反馈牵制控制的滞后同步 | 第21-22页 |
2.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22-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基于IT2型模糊牵制控制的时滞复杂动力系统的同步性分析 | 第28-41页 |
3.1 模型介绍及预备知识 | 第28-30页 |
3.2 主要结论 | 第30-37页 |
3.2.1 基于线性反馈模糊牵制控制的均方指数同步 | 第30-35页 |
3.2.2 基于自适应反馈模糊牵制控制的渐近同步 | 第35-37页 |
3.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抽样控制的时滞复杂动力系统的广义耗散同步性分析 | 第41-56页 |
4.1 模型介绍及预备知识 | 第41-44页 |
4.2 主要结论 | 第44-51页 |
4.2.1 指数同步分析 | 第44-49页 |
4.2.2 广义耗散性分析 | 第49-51页 |
4.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基于脉冲控制的时滞复杂动力系统的同步性分析 | 第56-69页 |
5.1 模型介绍及预备知识 | 第56-59页 |
5.2 主要结论 | 第59-65页 |
5.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基于T-S模糊牵制脉冲控制的时滞复杂动力系统的同步性分析 | 第69-82页 |
6.1 模型介绍及预备知识 | 第69-71页 |
6.2 主要结论 | 第71-78页 |
6.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78-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2-83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