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刺五加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2 刺五加生存群落的研究区环境及研究方法 | 第14-2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2.1.1 灵空山样地 | 第14页 |
2.1.2 五台山样地 | 第14-15页 |
2.1.3 芦芽山样地 | 第15页 |
2.1.4 庞泉沟样地 | 第15-16页 |
2.1.5 历山样地 | 第1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2.2.1 样方设置 | 第16-18页 |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52页 |
3.1 刺五加生存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第22-39页 |
3.1.1 研究区刺五加生存群落特征比较 | 第22-26页 |
3.1.2 灵空山刺五加生存群落概况 | 第26-29页 |
3.1.3 五台山刺五加生存群落概况 | 第29-31页 |
3.1.4 芦芽山刺五加生存群落概况 | 第31-33页 |
3.1.5 庞泉沟刺五加生存群落概况 | 第33-36页 |
3.1.6 历山刺五加群生存落概况 | 第36-39页 |
3.2 刺五加生存群落数量分类 | 第39-41页 |
3.3 刺五加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41-46页 |
3.3.1 不同群丛的物种多样性 | 第41-43页 |
3.3.2 各群丛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 | 第43-46页 |
3.4 刺五加生存群落种间关联分析 | 第46-52页 |
3.4.1 χ~2检验 | 第47-48页 |
3.4.2 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 | 第48-5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2-56页 |
4.1 结论 | 第52-54页 |
4.2 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