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光还原制备铁基复合助催化剂及染料敏化光催化制氢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7页
    1.1 引言第9页
    1.2 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第9-11页
    1.3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第11-15页
        1.3.1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制氢活性的方法第13-15页
            1.3.1.1 贵金属沉积第13-14页
            1.3.1.2 染料敏化第14页
            1.3.1.3 元素掺杂第14页
            1.3.1.4 半导体复合第14-15页
    1.4 催化剂性质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15-17页
        1.4.1 晶体结构第15页
        1.4.2 粒径尺寸和比表面积第15-16页
        1.4.3 能带位置第16-17页
        1.4.4 影响光催化剂活性的外因第17页
    1.5 染料敏化光催化制氢第17-20页
        1.5.1 制氢原理第17-18页
        1.5.2 染料曙红敏化及光催化制氢第18-19页
        1.5.3 染料敏化基质第19-20页
        1.5.4 析氢助催化剂第20页
    1.6 助催化剂的研究第20-25页
        1.6.1 贵金属助催化剂第20-22页
        1.6.2 非贵金属助催化剂第22页
        1.6.3 铁基复合析氢助催化剂第22-23页
        1.6.4 铁基复合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第23-25页
            1.6.4.1 化学还原法第23-24页
            1.6.4.2 电镀法第24-25页
            1.6.4.3 熔融纺丝法第25页
            1.6.4.4 电沉积法第25页
    1.7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25-26页
    1.8 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第26-27页
第2章 光还原制备铁基复合材料Fe/δ-FeOOH及染料敏化制氢第27-38页
    2.1 前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2.1 化学试剂第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3 α-FeOOH的制备第29页
        2.2.4 光还原制备Fe/δ-FeOOH复合材料第29页
        2.2.5 光催化实验第29页
        2.2.6 催化剂表征第29-30页
        2.2.7 吸附量的测定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7页
        2.3.1 α-FeOOH光还原不同时间的产物分析第30-32页
        2.3.2 光催化制氢活性第32-33页
        2.3.3 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第33-36页
        2.3.4 机理分析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光还原制备铁基纳米核壳结构Fe@FeBx及染料敏化制氢第38-49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2页
        3.2.1 实验试剂第38-39页
        3.2.2 主要仪器第39-40页
        3.2.3 核壳结构Fe_2O_3@FeBx光催化剂的制备第40页
        3.2.4 光还原制备Fe@FeBx催化剂第40-41页
        3.2.5 光催化实验第41页
        3.2.6 催化剂表征第41页
        3.2.7 电化学测试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3.3.1 Fe_2O_3@FeBx光还原不同时间的产物分析第42-45页
        3.3.2 光催化活性第45页
        3.3.3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5-47页
        3.3.4 机理分析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莞篮球学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下一篇: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