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相关概念说明及研究范围界定 | 第14-17页 |
1.2.1 传统村落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产业发展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1.3.1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1.3.2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3.3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2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概况及问题分析 | 第24-35页 |
2.1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概况 | 第24-30页 |
2.1.1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基本现状 | 第24页 |
2.1.2 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状况 | 第24-26页 |
2.1.3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优势分析 | 第26-28页 |
2.1.4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2.2 湖南省传统村落规划编制概况 | 第30-33页 |
2.2.1 相关规划依据文件解读 | 第30-31页 |
2.2.2 湖南省传统村落规划编制现状 | 第31-33页 |
2.2.3 湖南省传统村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2.3 基于发展模式指标评价体系的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方法设想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模式指标评价体系 | 第35-57页 |
3.1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模式分类 | 第35-43页 |
3.1.1 发展模式分类的定义 | 第35页 |
3.1.2 分类方法 | 第35页 |
3.1.3 分类的原则 | 第35-36页 |
3.1.4 湖南省传统村落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第36-39页 |
3.1.5 传统村落发展模式分类 | 第39-41页 |
3.1.6 传统村落新产业发展模式 | 第41-43页 |
3.2 湖南省传统村落发展模式指标评价体系 | 第43-56页 |
3.2.1 发展模式指标评价体系的定义 | 第43页 |
3.2.2 评价流程 | 第43-44页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4-46页 |
3.2.4 指标权重设置 | 第46-51页 |
3.2.5 指标评分设置 | 第51-53页 |
3.2.6 评价结果输出 | 第53-54页 |
3.2.7 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策略 | 第54-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基于发展模式指标评价体系的产业发展规划 | 第57-64页 |
4.1 传统村落现有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方法 | 第57-61页 |
4.1.1 传统村落产业发展规划概述 | 第57页 |
4.1.2 现有产业发展规划内容及设计流程 | 第57-60页 |
4.1.3 现有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方法的不足 | 第60-61页 |
4.2 基于指标评价体系的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方法 | 第61-62页 |
4.2.1 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优化 | 第61页 |
4.2.2 产业发展定位优化 | 第61-62页 |
4.2.3 产业发展规划设计要点 | 第62页 |
4.2.4 基于指标评价体系的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流程 | 第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岳阳市张谷英村产业发展规划 | 第64-75页 |
5.1 张谷英村发展条件分析 | 第64-69页 |
5.1.1 发展基础指标评价 | 第64-65页 |
5.1.2 资源要素指标评价 | 第65-69页 |
5.2 张谷英村产业发展定位 | 第69-70页 |
5.2.1 发展模式筛选 | 第69-70页 |
5.2.2 产业发展定位 | 第70页 |
5.3 张谷英村产业发展规划 | 第70-74页 |
5.3.1 基于指标评价结果的规划设计要点 | 第70-71页 |
5.3.2 产业空间布局 | 第71-72页 |
5.3.3 旅游发展规划 | 第72-73页 |
5.3.4 实施规划制定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A 传统村落产业发展专家问卷调查 | 第80-83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设计项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