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3-18页 |
第一部分:β-榄香烯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 第18-28页 |
1 前言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9页 |
2.1.2 主要仪器及用品 | 第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动物模型建立 | 第19-20页 |
2.2.2 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及HE染色 | 第20-21页 |
2.3 ADP酶染色视网膜铺片 | 第21页 |
2.4 视网膜超薄切片的制备及透射电镜观察 | 第21页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3 结果 | 第22-25页 |
3.1 组织学检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 | 第22页 |
3.2 ADP酶视网膜铺片 | 第22-23页 |
3.3 电镜观察 | 第23-25页 |
4 讨论 | 第25-27页 |
5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二部分:microRNA在β-榄香烯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 第28-54页 |
1 前言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1.2 仪器 | 第30页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30页 |
2.2.1 动物模型建立 | 第30页 |
2.2.2 取材 | 第30页 |
2.3 microRNA芯片检测 | 第30-33页 |
2.3.1 提取总RNA | 第31页 |
2.3.2 RNA质量检测 | 第31-32页 |
2.3.3 miRCURYLNA microRNA表达谱芯片实验 | 第32-33页 |
2.4 实时定量PCR确认相关miRNA表达差异 | 第33-34页 |
2.4.1 使用样品的RNA进行cDNA合成 | 第33-34页 |
2.4.2 Realtime PCR反应 | 第34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4-36页 |
3 结果 | 第36-49页 |
3.1 用于芯片及realtime PCR的RNA质量检测结果 | 第36页 |
3.1.1 RNA浓度及纯度检测结果 | 第36页 |
3.1.2 RNA电泳检测结果 | 第36页 |
3.2 microRNAs芯片筛选结果 | 第36-46页 |
3.2.1 模型组与正常组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s | 第36-40页 |
3.2.2 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的microRNAs | 第40-45页 |
3.2.3 在疾病模型发生过程及治疗过程中表达均发生差异的microRNAs | 第45-46页 |
3.3 Stem loop real time RT-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microRNAs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3页 |
4.1 microRNA在正常眼组织的分布特点 | 第49页 |
4.2 microRNA在视网膜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第49-53页 |
4.2.1 miRNAs可能与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化有关 | 第50页 |
4.2.2 miRNAs可能与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关 | 第50-51页 |
4.2.3 miRNAs可能与视网膜肿瘤有关 | 第51页 |
4.2.4 MicroRNA与眼部神经退行性疾病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三部分:miR-23a在β-榄香烯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 第54-81页 |
1 前言 | 第54-5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6-6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56-58页 |
2.1.1 材料 | 第56-5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8-67页 |
2.2.1 Realtime PCR检测VEGFmRNA表达水平 | 第58-60页 |
2.2.2 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 | 第60-61页 |
2.2.3 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s与靶基因的关系 | 第61-62页 |
2.2.4 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23a对VEGF的靶向调控作用 | 第62-67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67-68页 |
3 结果 | 第68-75页 |
3.1 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mRNA表达水平 | 第68-70页 |
3.2 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70-71页 |
3.3 micro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 第71-72页 |
3.4 荧光素酶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 第72-75页 |
3.4.1 重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 第72-73页 |
3.4.2 萤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miR-23a对VEGF的靶向调控作用 | 第73-75页 |
4 讨论 | 第75-80页 |
4.1 VE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 第75-77页 |
4.2 mir-23a对VEGF的调控 | 第77-78页 |
4.3 β-榄香烯可能通过mir-23a发挥对VEGF的调控 | 第78-80页 |
5 结论 | 第80-81页 |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综述 | 第89-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个人简介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