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关于联合采购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关于联合采购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研究框架图 | 第20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模型概述 | 第22-29页 |
2.1 采购及联合采购 | 第22-25页 |
2.1.1 采购的涵义 | 第22-23页 |
2.1.2 联合采购的涵义 | 第23-24页 |
2.1.3 联合采购与传统独立采购的区别 | 第24-25页 |
2.2 采购基础理论模型 | 第25-29页 |
2.2.1 一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 | 第26-27页 |
2.2.2 有数量折扣的EOQ模型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联合采购实施条件的一般分析 | 第29-41页 |
3.1 参数说明及基本假设 | 第29-31页 |
3.2 独立采购成本分析 | 第31-32页 |
3.2.1 独立采购下采购商成本分析 | 第31页 |
3.2.2 独立采购下供应链成本分析 | 第31-32页 |
3.3 联合采购成本分析 | 第32-36页 |
3.3.1 联合采购下采购商成本分析 | 第32-33页 |
3.3.2 联合采购下供应链成本分析 | 第33-34页 |
3.3.3 基于成本视角的联合采购必要条件 | 第34-36页 |
3.4 分摊联合采购成本的一般方法 | 第36-39页 |
3.4.1 按年需求量比例分摊联合采购成本 | 第36-38页 |
3.4.2 据成本节约程度同等原则分摊联合采购成本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存储容量限制下无数量折扣的联合采购运行分析 | 第41-50页 |
4.1 储存容量限制问题描述 | 第41页 |
4.2 参数说明及基本假设 | 第41-42页 |
4.3 无数量折扣下采购商通过联合采购来摆脱容量限制的必要条件 | 第42-43页 |
4.4 与年需求量比较小的合作伙伴进行的联合采购分析 | 第43-45页 |
4.4.1 合作伙伴的年需求量及自身储存容量的取值范围 | 第43-44页 |
4.4.2 联合采购的单位订货成本的取值范围 | 第44-45页 |
4.5 与年需求量比较大的合作伙伴进行的联合采购分析 | 第45-48页 |
4.5.1 储存容量范围的初步确定 | 第45-46页 |
4.5.2 合作伙伴年需求量的取值及联合采购单位订货成本的取值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存储容量限制下考虑数量折扣的联合采购分析 | 第50-64页 |
5.1 问题描述、基本假设及参数说明 | 第50-51页 |
5.2 联合采购下的数量折扣问题分析 | 第51-56页 |
5.2.1 联合采购下供应商提供数量折扣的前提 | 第51-53页 |
5.2.2 联合采购下考虑数量折扣的基本模型 | 第53页 |
5.2.3 联合采购下采购商和供应商对折扣率的要求 | 第53-56页 |
5.3 存储容量限制下有数量折扣的联合采购运行分析 | 第56-62页 |
5.3.1 有数量折扣下采购商通过联合采购来摆脱容量限制的必要条件. | 第56-57页 |
5.3.2 数量折扣下采购商形成联合采购的运行条件分析 | 第57-59页 |
5.3.3 供应商为联合采购提供数量折扣的条件分析 | 第59-60页 |
5.3.4 储存容量限制下有数量折扣的联合采购情形 | 第60-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算例分析 | 第64-79页 |
6.1 联合采购的成本节约及成本分摊问题分析 | 第64-72页 |
6.1.1 联合采购下两采购商的成本节约问题 | 第64-67页 |
6.1.2 联合采购下供应链成本节约分析 | 第67-69页 |
6.1.3 联合采购的单位订货成本不同对其年采购总成本的影响分析 | 第69-70页 |
6.1.4 联合采购成本的重新分摊问题 | 第70-72页 |
6.2 无数量折扣下储存容量受限采购商参与的联合采购问题 | 第72-74页 |
6.3 有数量折扣下储存容量受限采购商参与的联合采购问题 | 第74-7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9-8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相关公式的证明 | 第89-98页 |
附录1 公式(3-23)的证明过程 | 第89-90页 |
附录2 公式(3-24)的证明过程 | 第90-91页 |
附录3 公式(3-27)、(3-28)的证明过程 | 第91-92页 |
附录4 公式(4-4)的证明过程 | 第92-93页 |
附录5 公式(4-5)、(4-6)、(4-7)的证明过程 | 第93-97页 |
附录6 公式(5-5)的证明过程 | 第97-98页 |
附录7 公式(5-10)的证明过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