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电机制动机构的舵机设计与试验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制导炮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制导炮弹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制导炮弹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舵机的性能要求 | 第19-20页 |
1.4 压电作动器 | 第20-24页 |
1.4.1 超声电机概述 | 第20-21页 |
1.4.2 压电直线作动器概述 | 第21-23页 |
1.4.3 压电制动器概述 | 第23-24页 |
1.5 本文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基于超声电机进给机构的制动试验平台搭建 | 第25-41页 |
2.1 超声电机的选用 | 第25-26页 |
2.2 接触界面模型 | 第26-28页 |
2.2.1 接触界面摩擦模型 | 第26页 |
2.2.2 摩擦制动力学模型 | 第26-28页 |
2.3 初步试验平台 | 第28-31页 |
2.3.1 平台搭建 | 第28-29页 |
2.3.2 实验分析 | 第29-31页 |
2.4 GDD试验平台 | 第31-40页 |
2.4.1 GDD地面仿真试验系统简介 | 第31-33页 |
2.4.2 平台搭建 | 第33-34页 |
2.4.3 实验分析 | 第34-38页 |
2.4.4 制动效果评价参数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三角放大机构的压电制动器设计 | 第41-60页 |
3.1 压电陶瓷基本特性 | 第41-43页 |
3.1.1 压电效应与压电方程 | 第41-42页 |
3.1.2 压电陶瓷基本特性 | 第42-43页 |
3.2 叠层压电陶瓷简介 | 第43-45页 |
3.2.1 叠层压电陶瓷机电特性 | 第44页 |
3.2.2 叠层压电陶瓷使用方式 | 第44-45页 |
3.3 微位移放大机构设计 | 第45-57页 |
3.3.1 原理与结构 | 第45-47页 |
3.3.2 力学模型 | 第47-50页 |
3.3.3 机构仿真分析 | 第50-51页 |
3.3.4 机构性能实验 | 第51-57页 |
3.4 宏微结合试验平台 | 第57-59页 |
3.4.1 平台搭建 | 第57-58页 |
3.4.2 实验分析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基于超声电机制动机构的舵机系统集成设计 | 第60-71页 |
4.1 制导弹药布局简介 | 第60-61页 |
4.2 弹道修正原理 | 第61-62页 |
4.3 执行机构设计 | 第62-64页 |
4.4 舵机制动模型及其特性仿真 | 第64-67页 |
4.4.1 旋转状态下制动力学模型 | 第64-65页 |
4.4.2 特性仿真 | 第65-66页 |
4.4.3 制动过程分析 | 第66-67页 |
4.5 实验分析 | 第67-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1-72页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2页 |
5.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