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营改增”实施后税收征管改进研究--以苏州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3页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3-14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第14-16页
        (一)创新之处第14-15页
        (二)论文的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工具第16-20页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第16页
    二、税收征管模式第16-17页
    三、新型政商关系第17-18页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8-20页
第二章 税收征管模式的演变与评判税收征管模式优劣的标准第20-23页
    一、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演进第20-21页
    二、评判税收征管模式优劣的主要标准第21-23页
        (一)以税收成本控制为标准第21-22页
        (二)以税收流失规模控制为标准第22页
        (三)以权利监督制衡机制为标准第22页
        (四)以征纳环境和谐程度为标准第22-23页
第三章 “营改增”实施后对苏州税收征管的影响第23-29页
    一、“营改增”对苏州企业的减税效应逐步体现第23-25页
    二、“营改增”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第25-26页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第25页
        (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第25-26页
    三、“营改增”加大了基层税收征收管理难度第26-29页
第四章 “营改增”实施后苏州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29-33页
    一、“营改增”实施后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0页
        (一)征管资源配置不均衡第29页
        (二)征管质量和效率较低第29-30页
        (三)税收征纳成本大第30页
    二、“营改增”实施后苏州税收征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0-33页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第30-31页
        (二)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第31页
        (三)信息共享与协作不充分第31-33页
第五章 税收征管改进国际经验与启示第33-37页
    一、美国的税收征管模式第33-34页
    二、日本的税收征管模式第34页
    三、欧盟国家的税收征管模式第34-35页
    四、发达国家税收征管模式的经验借鉴第35-37页
        (一)确立价值导向“顾客化”的理念第35页
        (二)搭建征管组织扁平化的结构第35页
        (三)确定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基础第35-36页
        (四)强调税务稽查的威慑力作用第36页
        (五)依托信息化手段提高征管效率第36-37页
第六章 改进苏州税收征管的对策与建议第37-44页
    一、确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第37-38页
        (一)确定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第37-38页
        (二)明晰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权利义务边界第38页
        (三)提供以需求导向的纳税服务第38页
    二、改善税收征管的制度设计第38-40页
        (一)加快税收征管法的修订进程第39页
        (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39-40页
        (三)加强国地税合作保障机制第40页
    三、完善现有税收业务组织框架第40-41页
        (一)建立扁平化组织架构第40-41页
        (二)提高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第41页
        (三)提高纳税评估专业性,强化税务稽查威慑力第41页
    四、依托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第41-44页
        (一)促进国地税信息数据的深度融合第42页
        (二)强化税收协同治理和数据增值利用第42页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税务信息化水平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城国税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营改增”背景下天津港L公司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