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PHO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植物逆境胁迫第13-14页
    1.2 蛋白激酶及蛋白磷酸酶第14-17页
        1.2.1 类受体胞质激酶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2 蛋白磷酸酶的研究进展第17页
    1.3 CAT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CAT的分类第18页
        1.3.2 CAT的特性第18页
        1.3.3 CAT的功能第18-19页
    1.4 本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2章 水稻PHO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32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2.1.1 实验材料第21页
        2.1.2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1.3 实验方法第22-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2.2.1 基因PHO的克隆第25-28页
        2.2.2 PHO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及同源序列比对第28页
        2.2.3 PHO的蛋白质结构域及三维结构分析第28-29页
        2.2.4 PHO的生物进化树分析第29-30页
        2.2.5 PHO的启动子响应元件分析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PHO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第32-41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38页
        3.1.1 实验材料第32-33页
        3.1.2 实验方法第33-3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3.2.1 蛋白PHO的亚细胞定位第38页
        3.2.2 PHO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PHO与STRK1、CatC的相互作用分析第41-58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1-54页
        4.1.1 实验材料第41-42页
        4.1.2 实验方法第42-5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4.2.1 酵母双杂交互作分析第54-55页
        4.2.2 双分子荧光互作分析第55页
        4.2.3 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第55-56页
        4.2.4 Pull-down互作分析第56-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水稻PHO转基因植物的获得与鉴定第58-68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8-66页
        5.1.1 实验材料第58-60页
        5.1.2 实验方法第60-66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6-67页
        5.2.1 PHO过表达重组载体的构建第66页
        5.2.2 CRISPR/Cas9载体的构建第66页
        5.2.3 水稻转化第66-67页
        5.2.4 转基因水稻的鉴定第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代谢组学的盾壳霉寄生核盘菌的关键代谢物研究
下一篇:贮藏过程中两种类型柑橘角质层变化及其对指状青霉侵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