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4页 |
1.1 昆虫糖原代谢 | 第14页 |
1.2 昆虫的海藻糖及糖原代谢关联 | 第14-17页 |
1.3 昆虫胰岛素信号途径及介导糖原代谢调控海藻糖研究 | 第17-19页 |
1.4 RNAi技术 | 第19-21页 |
1.4.1 RNAi的概述 | 第19页 |
1.4.2 RNAi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1.4.3 昆虫的RNAi方法 | 第20-21页 |
1.5 研究背景及目标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褐飞虱GS和GP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 | 第24-4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32-42页 |
2.2.1 褐飞虱GS和GP序列全长及表达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预测 | 第32-34页 |
2.2.2 GS和GP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分析 | 第34-36页 |
2.2.3 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预测 | 第36-37页 |
2.2.4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37页 |
2.2.5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 第37-38页 |
2.2.6 GP和GS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分析 | 第38-42页 |
2.3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褐飞虱GS和GP低表达RNA-Seq数据分析及对其他糖类物质等代谢通路的影响 | 第44-6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9-57页 |
3.2.1 RNA抽提结果 | 第49-50页 |
3.2.2 褐飞虱18S、GS和GP基因的溶解曲线分析 | 第50页 |
3.2.3 RNAi后褐飞虱GS和GP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50-51页 |
3.2.4 测序样品与参考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 第51页 |
3.2.5 测序饱和度分析 | 第51-52页 |
3.2.6 测序随机性分析 | 第52页 |
3.2.7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第52-54页 |
3.2.8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 | 第54-57页 |
3.3 讨论 | 第57-60页 |
第四章 褐飞虱GS和GP介导海藻糖途径调控几丁质代谢 | 第60-7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4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64-75页 |
4.2.1 褐飞虱的死亡率和畸形率 | 第64-65页 |
4.2.2 褐飞虱GS、GP基因的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情况 | 第65-66页 |
4.2.3 海藻糖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溶解曲线分析 | 第66-67页 |
4.2.4 褐飞虱海藻糖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第67-70页 |
4.2.5 褐飞虱海藻糖酶酶活检测结果 | 第70页 |
4.2.6 褐飞虱海藻糖含量、糖原含量及葡萄糖含量检测结果 | 第70-71页 |
4.2.7 褐飞虱几丁质代谢相关基因的溶解曲线分析 | 第71-72页 |
4.2.8 褐飞虱几丁质代谢通路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72-75页 |
4.3 讨论 | 第75-77页 |
第五章 褐飞虱GS和GP低表达对胰岛素信号途径的反馈影响 | 第77-8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8-79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79-82页 |
5.2.1 褐飞虱胰岛素代谢相关基因的溶解曲线分析 | 第79-80页 |
5.2.2 褐飞虱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80-82页 |
5.2.3 褐飞虱甘油三酯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82页 |
5.3 讨论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6.1 褐飞虱GS和GP基因的克隆和发育表达分析 | 第84页 |
6.2 褐飞虱GS和GP低表达RNA-Seq数据分析及对其他糖类物质等代谢通路的影响 | 第84-85页 |
6.3 褐飞虱GS和GP介导海藻糖途径调控几丁质代谢 | 第85页 |
6.4 褐飞虱GS和GP低表达对胰岛素信号途径的反馈影响 | 第85页 |
6.5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