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22页 |
一、国外微课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二、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三、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四、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2-2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4页 |
二、调查法 | 第24页 |
三、教育观察法 | 第24页 |
四、教育实验法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25-28页 |
一、微课 | 第25-26页 |
二、朗读 | 第26-27页 |
三、朗读教学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8-29页 |
二、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微课开发 | 第30-54页 |
第一节 前期调查 | 第30-39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0页 |
二、调查实施 | 第30-31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四、现状总结与解决措施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微课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0页 |
一、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 第39页 |
二、学习设备以移动终端为趋势 | 第39页 |
三、适合小学生碎片化学习 | 第39页 |
四、教学环境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朗读类教学微课的开发原则 | 第40-41页 |
一、微、短原则 | 第40页 |
二、学科定向性原则 | 第40页 |
三、遵循朗读教学规律原则 | 第40-41页 |
四、关联性原则 | 第41页 |
五、趣味性原则 | 第41页 |
第四节 微课教学设计 | 第41-45页 |
一、教学设计 | 第42-43页 |
二、开发阶段 | 第43-44页 |
三、实施阶段 | 第44-45页 |
第五节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微课脚本设计 | 第45-54页 |
一、朗读微课《劝学之节奏篇》脚本设计 | 第45-49页 |
二、朗读微课《劝学之感情篇》脚本设计 | 第49-54页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微课应用实验研究 | 第54-73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54-57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54页 |
二、实验对象 | 第54-55页 |
三、实验假设 | 第55页 |
四、实验模式 | 第55-56页 |
五、实验变量 | 第56页 |
六、实验内容 | 第56-57页 |
七、实验过程 | 第57页 |
第二节 实验实施 | 第57-65页 |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微课的教学策略 | 第57-59页 |
二、小学语文朗读微课的教学设计 | 第59-63页 |
三、实验具体步骤 | 第63-65页 |
第三节 微课朗读教学的实验效果 | 第65-73页 |
一、教师对朗读微课的评价 | 第65-67页 |
二、学生后期问卷分析 | 第67-70页 |
三、学生朗读学习成绩分析 | 第70-72页 |
四、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第一节 结论与创新 | 第73-74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73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73页 |
三、朗读微课开发与应用建议 | 第73-74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74-75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注释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一 小学语文朗读学习调查问卷 | 第81-83页 |
附录二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情况教师访谈提纲 | 第83-84页 |
附录三 学生古诗朗读测试(前测) | 第84-85页 |
附录四 学生课后问卷调查表 | 第85-86页 |
附录五 学生古诗朗读测试(后测) | 第86-87页 |
附录六 学生朗读评分标准 | 第87-88页 |
附录七 对照班前后成绩 | 第88-90页 |
附录八 实验班前后成绩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93页 |